InChIKey | IXVMHGVQKLDRKH-UHFFFAOYSA-N |
Inchi | 1S/C28H48O6/c1-14(2)15(3)24(31)25(32)16(4)18-7-8-19-17-13-34-26(33)21-11-22(29)23(30)12-28(21,6)20(17)9-10-27(18,19)5/h14-25,29-32H,7-13H2,1-6H3 |
SMILES | O1C(C2([H])C([H])([H])C([H])(C([H])(C([H])([H])C2(C([H])([H])[H])C2([H])C([H])([H])C([H])([H])C3(C([H])([H])[H])C([H])(C([H])(C([H])([H])[H])C([H])(C([H])(C([H])(C([H])([H])[H])C([H])(C([H])([H])[H])C([H])([H])[H])O[H])O[H])C([H])([H])C([H])([H])C3([H])C2([H])C1([H])[H])O[H])O[H])=O |
精确分子量 | 480.34500 |
氢键供体数量 | 4 |
氢键受体数量 | 6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5 |
同位素质量 | 480.345 |
重原子数量 | 34 |
复杂度 | 755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13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4.8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2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107 |
分子量 | 480.7 |
LogP | 3.39000 |
PSA | 107.22000 |
折射率 | 1.535 |
沸点 | 633.7℃/760mmHg |
熔点 | 200-204?C |
闪点 | 633.7 oC at 760 mmHg |
颜色与性状 | Powder |
溶解性 | 可溶于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丙酮等有机溶剂。 |
比旋光度 | D27 +16° |
密度 | 1.141 |
MDL | MFCD00133310 |
方法 | 芸苔素内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已进行了近十年的时间,其结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1. 小麦:经芸苔素内酯处理后有明显增产作用。 0.05~0.5mg/L的芸苔素内酯对小麦浸种24小时,对根系(包括根长、根数)和株高有明显促进作用。分蘖期以此浓度进行叶面喷雾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处理后2周,旗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穗粒数、穗重、千粒重均有明显增加,一般可增产7%~15%。经芸苔素内酯处理的小麦幼苗耐冬季低温的能力增强。此外,植株下部功能叶长势好,增加小麦的抗逆性,减少青枯病等病害侵染的机会。2. 玉米:玉米穗顶端籽粒败育(即秃顶)是影响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玉米田用0.01%芸苔素内酯乳油5ml加水50L0.01mg/L的芸苔素内酯进行全株喷雾处理,能明显减少玉米穗顶端籽粒的败育率,可增产20%左右。在抽雄前处理的效果优于吐丝后施药。喷施玉米穗的次数增加,虽然能减少败育率,但效果不如全株喷施。处理后的玉米植株叶色变深,叶片变厚,干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增高,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强。果穗顶端籽粒的活性增强(即相对电导率下降)。另外,吐丝后处理也有增加千粒重的效果。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日本科学家合作进行BR增产试验。结果表明,用 0.01mg/L的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小麦,可增加麦穗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使小麦增加10%。用同一浓度处理玉米果穗,可使玉米增产9.8%~18.4%。 合成芸苔素内酯的路线简介:自1979年鉴定了油菜素内酯的结构以来,已有十多种合成方法。由于该类化合物具有甾体骨架,多数合成工作均从已知、易得的纯品甾体化合物着手进行合成。日本的Mori.K. 以豆甾醇为原料合成了(22S,23S)-高油菜素内酯。美国的Thompson以麦角甾醇为原料合成了表油菜素内酯。该两条路线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反应步骤长,总收率低,工业化价值不大。此后,日本的Tkekawa等以油菜甾醇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制备了表油菜素内酯,路线简捷,是较好的制备表油菜素内酯的方法,但其原料不易获得且总收率亦低,因而也不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从粮油工业下脚料中提取植物甾醇其工艺路线如下:皂脚→皂化→提取→结晶 →植物甾醇。以提取的植物甾醇为原料,云南大学化学系李良等合成了三个油菜素内酯类物质BR-119、 BR-120、BR-121,其合成路线如下:植物甾醇→磺酸酯→异甾醇→甾酮→二羟基甾酮→甾烯→四羟基甾醇→BR类物质(最终产物)。该合成路线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易于获得,不需分离出纯的油菜甾醇 (Brassica-sterol)或纯的豆甾醇(Stigmasterol)(2)反应路线短,从混合植物甾醇出发只需7步反应即可制得目的产物。(3)反应收率高,操作简便,处理量大,是一条较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芸苔素内酯合成路线。 |
用途 | 属广谱性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种经济作物均有明显增产作用,能有效调节植物各个生长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