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S | [Na].O=C1C=C(O)\C(C=C1)=N/NC2N=CC=CC=2 |
折射率 | n20/D 1.460(lit.) |
沸点 | 218 °C/760 mmHg(lit.) 218.4 °C/755 mmHg |
蒸气压 | 0.1 mmHg ( 20 °C) |
闪点 | 华氏:149 °F 摄氏:65 °C |
FEMA | 4219 | CORNMINT OIL, MENTHA ARVENSIS L. |
颜色与性状 | 淡黄色或淡草绿色液体,在温度较低时会结冻,有清凉的薄荷香气。 |
溶解性 | 溶于非挥发性油、矿物油和丙二醇,不溶于甘油。 |
薄荷油的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状:淡黄色或淡草绿色液体。稍遇冷即凝成固体。呈强烈薄荷香气和清凉的微苦味。
凝固点:5~28℃,酸值小于2。
溶解性:溶于非挥发性油、矿物油和丙二醇,不溶于甘油。
沸点:210 °C(lit.)
蒸气压:0.1 mm Hg ( 20 °C)
折射率:n20/D 1.4590(lit.)
FEMA:4219
闪点:150 °F
毒性
ADI未规定(FAO/WHO)。
鉴别试验
取试样1滴,加硫酸3~5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应呈橙红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色。
含量分析
按总醇量测定法(OT-5)测定。皂化时准确称取乙酰化油约1.5g。试样中醇(以薄荷脑计)的百分含量(X)由下式求得:
X=A×7.813(1-0.0021E)/(B-0.021A)
式中A——皂化时所耗用的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液的ml数;
B——所取乙酰化油的重量,g;
E——在下述求得的总酯量(以乙酸薄荷酯计)百分含量。
薄荷油的产品用途
用途一:我国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糕点、胶姆糖、甜酒、烟草等。亦为生产薄荷脑的原料。按FAO/WHO规定,可用于菠萝罐头、青豆罐头、果酱和果冻,用量以生产需要为限。
用途二:主要用于口腔卫生品如牙膏、牙粉,以及在某些药物中用作清凉、驱风、消炎、镇痛和兴奋的药剂。在剃须后用品、某些化妆品、烟草和食品中也可使用。
用途:我国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糖果和酒类等。按FAO/WHO(1984)规定,可用于菠萝罐头、青豆罐头、果酱和果冻,用量以生产需要为限。
用途三:作食品香料,是薄荷型香精的主要原料。在水溶性薄荷香精中用量达10%,在油溶性薄荷香精中可高达38%。也可直接用于饮料、清凉型糖果或酒中。
薄荷油的生产方法
生产方法一:
以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江苏、河南和台湾等地的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草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生产。鲜薄荷草晒至半干后以150~200kg/m3的量装入水浴蒸馏器,以每小时馏出蒸馏器体积7%馏出液的速度,蒸馏1.5~2.0h。馏出液经冷凝和油水分离后得薄荷原油,经冷冻结晶脱去部分薄荷脑后,即得亚洲薄荷素油,得油率0.5%~0.6%
生产方法二:
由唇形科草本植物亚洲薄荷(Mentha arvensis var.Piperascens)的地上部分全株经水蒸气蒸馏而得的薄荷油,再经分段冻结法(14℃、10℃、-5℃:)分离除去部分(45%~55%)薄荷脑后再经减压蒸馏而得。得率0.65%~1.21%(干燥全草)、干叶约3.5%、鲜草约0.25%。
生产方法三:
由唇形科草本植物亚洲薄荷(Mentha aruerls var.Pipererascens)的全株开花植物(地上绿色部分)经水蒸气蒸馏而得。得率1.3%~1.6%(以干物料计)。主要产于我国(江苏、安徽、台湾等)和巴西,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亦有少量生产。
薄荷油鉴别试验
取试样1滴,加硫酸3~5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应呈橙红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色。
薄荷油含量分析
按总醇量测定法(OT-5)测定。皂化时准确称取乙酰化油约1.5g。试样中醇(以薄荷脑计)的百分含量(X)由下式求得:
X=A×7.813(1-0.0021E)/(B-0.021A)
式中A——皂化时所耗用的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液的ml数;
B——所取乙酰化油的重量,g;
E——在下述求得的总酯量(以乙酸薄荷酯计)百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