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IKey | UGQMRVRMYYASKQ-KQYNXXCUSA-N |
Inchi | 1S/C10H12N4O5/c15-1-4-6(16)7(17)10(19-4)14-3-13-5-8(14)11-2-12-9(5)18/h2-4,6-7,10,15-17H,1H2,(H,11,12,18)/t4-,6-,7-,10-/m1/s1 |
SMILES | O1[C@]([H])(C([H])([H])O[H])[C@]([H])([C@]([H])([C@]1([H])N1C([H])=NC2C(N([H])C([H])=NC1=2)=O)O[H])O[H] |
BRN | 624889 |
精确分子量 | 268.08100 |
氢键供体数量 | 4 |
氢键受体数量 | 7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2 |
同位素质量 | 268.08077 |
重原子数量 | 19 |
复杂度 | 405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4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1.3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3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129 |
分子量 | 268.23 |
LogP | -2.26890 |
PSA | 133.49000 |
Merck | 4975 |
折射率 | -52 ° (C=1, H2O) |
水溶性 | 2.1 g/100 mL (20 ºC) |
沸点 | 226 C (dec.) |
熔点 | 222-226 °C (dec.) (lit.) |
闪点 | 397 °C |
溶解度 | H2O: 0.5 M, clear, colorless |
颜色与性状 | Powder |
稳定性 | Hygroscopic |
溶解性 | 20℃时100ml水溶解1.6g产品。微溶于稀盐酸和氢氧化碱溶液,极微溶于乙醇。在稀无机酸中易水解产生次黄嘌呤和D-核糖。 |
比旋光度 | -49.2 º (c=1,H2O 18 ºC) |
密度 | 1.3846 (rough estimate) |
EINECS | 20262 |
海关编码 | 2934999090 |
海关数据 |
中国海关编码:2934999090概述:2934999090. 其他杂环化合物.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13.0%. 监管条件:无. 最惠国关税:6.5%. 普通关税:20.0% 申报要素: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Summary:2934999090. othe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VAT:17.0%. Tax rebate rate:13.0%. . MFN tariff:6.5%. General tariff:20.0% |
方法 | HPLC,NMR 方法一、肌苷酸脱磷酸法肌苷酸二钠的制备棒状杆菌269发酵,发酵液去菌体,吸附,洗脱,浓缩,加乙醇,pH7-7.5条件下结晶可得肌苷酸二钠。棒状杆菌269[发酵]→发酵液[去菌体,吸附,洗脱,浓缩]→浓缩液[乙醇]→[pH7-7.5]肌苷酸二钠肌苷粗品的制备在乙酸缓冲液中,调pH5.4-5.6,加压137-147kPa,脱磷酸5h,可得肌苷粗品。肌苷酸二钠[乙酸,加压]→肌苷精制蒸馏水溶解,pH=6,重结晶,可得精品。方法二、一步发酵法菌株选育变异芽孢杆菌7171-9-1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30-32℃培养48h。斜面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1%,蛋白胨0.4%,酵母浸膏0.7%,牛肉浸膏1.4%,琼脂2%,在pH7、120℃灭菌20min。变异芽孢杆菌7171-9-1[斜面培养]→[30-32℃,48h]菌种斜面种子培养一级种子: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浸膏1%,玉米浆0.5%,尿素0.5%,氯化钠0.25%。灭菌前pH7,用1L三角瓶装150ml培养基,115℃灭菌15min。每个三角瓶中接入白金耳环菌苔,在往复式摇床上,32℃±1℃培养18h。二级种子:培养基同一级种子,放大50L发酵罐,定容体积25L,接种量3%,32℃±1℃培养12-15h,搅拌速度320r/min,通风量1:0.25V/(V·min),生长菌指标A(650nm)=0.78,pH=6.4-6.6。菌种斜面[摇床振荡]→[pH7,32℃±1℃,18h]一级种子培养液[50L发酵罐]→[pH6.4-6.6,32℃±1℃,12-15h]二级种子培养液发酵50L不锈钢标准发酵罐,定容体积35L。培养基成分为淀粉水解糖10%,干酵母水解液1.5%,豆饼水解液0.5%,尿素0.4%,硫酸镁0.1%,氯化钾0.2%,磷酸氢二钠0.5%,硫酸铵1.5%,有机硅油0.05%。pH=7,接种量0.9%,32℃±1℃培养93h,搅拌速度320r/min,通风量1:0.5V/(V·min)。500L发酵罐,定容体积350L。培养基成分为淀粉水解糖10%,干酵母水解液1.5%,豆饼水解液0.5%,硫酸铵1.5%,硫酸镁0.1%,氯化钾0.2%,磷酸氢二钠0.5%,碳酸钙1%,有机硅油小于0.3%。pH=7,接种量7%,32℃±1℃培养75h,搅拌速度230r/min,通风量1:0.25V/(V·min)。20000L发酵罐,培养基同上,接种量2.5%,35℃±5℃培养83h。二级种子培养液[50L发酵罐]→[pH7,32℃±1℃,93h]发酵液[500L发酵罐]→[pH7,32℃±1℃,75h]发酵液[20000L发酵罐]→[pH7,35℃±1℃,83h]发酵液提取、吸附、洗脱将发酵液30-40L调pH=2.5-3,连同菌体通过2个串联的3.5kg732H树脂柱吸附。用相当于树脂总体积3倍的pH3水洗1次,把两柱分开,用pH3水把肌苷洗脱下来,再经769活性炭柱吸附肌苷,先用2-3倍体积的水洗涤,再用70-80℃水洗,70-8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0min,最后用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洗脱肌苷,收集洗脱液,真空浓缩,pH11或6放置,过滤,得粗品。发酵液[732树脂柱]→[pH2.5-3]吸附物[水]→[pH2.5-3]洗脱液[769活性炭柱]→吸附物[蒸馏水,氢氧化钠]→[70-80℃][氢氧化钠]→[70-80℃]洗脱液[浓缩结晶]→[pH11或6]肌苷粗品精制将粗品配成5%-10%的溶液,加热溶解,抽滤,冷却,过滤,少量水洗,烘干,即得肌苷精制品。肌苷粗品[蒸馏水]→[重结晶]肌苷成品。 肌苷可通过直接发酵法生产,也可通过半合成法生产。半合成法采用发酵制得的甩苷酸二钠为原料,经脱膦而得肌苷。 |
用途 | 生化研究。医药用于促进白细胞增长 用作辅酶类药物 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可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轻度腹泻,不能与乳清酸、氯霉素、潘生丁及硫喷妥钠注射液配伍。 本品几乎无毒性和副作用,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人体细胞,使处于人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细胞能继续顺利地进行代谢,并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类,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疾病、心疾患、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小、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预防和解除锑剂引起的副作用。 肌苷是神经生产因子(NGF)潜在的刺激因子。 |
Reaxys RN | 624896 |
Beilstein | 31,25 |
肌苷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略溶,在氯仿、乙醇中不溶,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等碱溶液中易溶。本品的饱和水溶液约含肌苷1.5%。 mp218℃(分解)。
熔点 :222-226 °C (dec.)(lit.)
比旋光度 :-49.2 º (c=1,H2O 18 ºC)
折射率 :-52 ° (C=1, H2O)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溶解度 :H2O: 0.5 M, clear, colorless
水溶解性 :2.1 g/100 mL (20 ºC)
Merck :14,4975
检测方法:HPLC,NMR
BRN :624889
肌苷应用领域
用途一:生化研究。医药用于促进白细胞增长
用途二:用作辅酶类药物
用途三: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可用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轻度腹泻,不能与乳清酸、氯霉素、潘生丁及硫喷妥钠注射液配伍。
用途四:本品几乎无毒性和副作用,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人体细胞,使处于人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细胞能继续顺利地进行代谢,并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类,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疾病、心疾患、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小、中心性视网膜炎以及预防和解除锑剂引起的副作用。
用途五:肌苷是神经生产因子(NGF)潜在的刺激因子
储运特性
药理作用
本药为人体的正常成分,为腺嘌呤的前体,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体细胞,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
本药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活化肝功能,并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进行代谢,有助于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并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
本药能提高ATP水平并可转变为各种核苷酸。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还可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活化肝功能,加速肝细胞的修复。有增强白细胞增生的作用。
适用症状
1.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治疗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
3.用于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辅助用药。
4.用于预防及减轻血吸虫病防治药物所引起的心脏和肝脏的毒性反应。
5.用于眼科疾病(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的辅助用药。
不良反应
偶见胃部不适、轻度腹泻,静注可有颜面潮红、恶心、腹部灼热感。
用法用量
①口服:成人每次0.2~0.4g,每日3次,必要时如肝脏疾病用量可加倍;小儿每次0.1~0.2g,每日3次。
②静注:每次0.2~0.6g,每日1~2次。
③静滴:成人每次0.2~0.6g,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滴注,每日1~2次;小儿每次0.1~0.2g,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