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IKey | VQHSOMBJVWLPSR-WUJBLJFYSA-N |
Inchi | InChI=1S/C12H24O11/c13-1-4(16)7(18)11(5(17)2-14)23-12-10(21)9(20)8(19)6(3-15)22-12/h4-21H,1-3H2/t4-,5+,6+,7+,8+,9-,10+,11+,12+/m0/s1 |
SMILES | OC[C@@H]([C@H]([C@H](O[C@H]1O[C@H](CO)[C@@H](O)[C@H](O)[C@H]1O)[C@@H](CO)O)O)O |
精确分子量 | 344.13200 |
氢键供体数量 | 9 |
氢键受体数量 | 11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8 |
同位素质量 | 344.132 |
重原子数量 | 23 |
复杂度 | 343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9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201A^2 |
LogP | -5.76120 |
PSA | 200.53000 |
折射率 | 1.634 |
沸点 | 788.5 ºC at 760 mmHg |
熔点 | 146° |
闪点 | 430.7 ºC |
颜色与性状 |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或无色液体。无臭,味甜,甜度为蔗糖的30%~40%,热量约为蔗糖的一半。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二甲基亚砜,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酸乙酯、氯仿和乙醚。稳定性高、不吸湿。 |
比旋光度 | D23 +14° (c = 4 in water) |
密度 | 1.69 |
EINECS | 209-566-5 |
SMILES
OC[C@H](O)[C@@H](O)[C@@H]([C@H](O)CO)O[C@@H]1[C@H](O)[C@@H](O)[C@H](O)[C@@H](CO)O1
乳糖醇物理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或无色液体。无臭,味甜。热量约为蔗糖的一半(8.4kJ/g)。10%水溶液的pH值为4.5~7.0。二水物乳糖醇的熔程为70~80℃,单水物为115~125℃。极易溶于水。
乳糖醇产品用途
用作甜味剂
乳糖醇应用领域
作为口服降血氨药物,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肝门脉系统脑病的有效药物。
乳糖醇基本性质
外观
乳糖醇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或无色液体。无臭、味甜,甜度为蔗糖的30%~40%、热量约为蔗糖的一半(8. 4kJ/g)。
结构
乳糖醇的化学本质是4-O-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其分子式为C12H24O11,分子量344.32。结晶的乳糖醇主要有两种形式:二水合乳糖醇和一水合乳糖醇,另有一种乳糖醇商品是含乳糖醇54%的乳糖醇溶液。
乳糖醇结构式
熔点
乳糖醇无水物为146℃,一水物94~97℃,二水物70~80℃。水合物加热至100℃以上逐渐失去水分,250℃以上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乳焦糖。
溶解性
乳糖醇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10%乳糖醇水溶液的pH为4.5~8.5。常温下乳糖醇的溶解度和粘度与蔗糖相近,低温下其溶解度比蔗糖低。另外,当乳糖醇溶解时它不仅不会放出热量,而且还会吸收热量。
稳定性
乳糖醇的稳定性较强,在酸、碱、光及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其稳定性。此外乳糖醉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游离拨基,是非还原性糖醇,不能发生美拉德反应和酶降解反应。这样将乳糖醇添加到需高温处理或酸性、碱性食品中,可避免和减少食品变质,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
制法
乳糖醇是由脱脂乳制得乳糖,然后在镍催化下经加压氢化(100℃,30%~40%乳糖液,4MPa)后过滤,经离子交换树脂和活性炭精制后浓缩、结晶而成。
安全性
1、ADI:不作特殊规定(JECFA2006;ADI值首建于1983)。
2、致突变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变试验、Ames试验,均呈阴性。
3、大剂量可引起腹泻。
4、LD50:小鼠口服大于10g/kg(体重,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