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IKey |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
Inchi | 1S/C3H8O2/c1-3(5)2-4/h3-5H,2H2,1H3 |
SMILES | O([H])C([H])(C([H])([H])[H])C([H])([H])O[H] |
BRN | 1340498 |
精确分子量 | 76.05240 |
氢键供体数量 | 2 |
氢键受体数量 | 2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1 |
同位素质量 | 76.052 |
重原子数量 | 5 |
复杂度 | 20.9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1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0.9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无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40.5 |
LogP | -0.64050 |
PSA | 40.46000 |
Merck | 7855 |
折射率 | n20/D 1.432(lit.) n20/D 1.433 |
水溶性 | miscible |
沸点 | 187 °C(lit.) |
熔点 | −60 °C (lit.) |
蒸气压 | 0.08 mmHg ( 20 °C) |
闪点 | 华氏:217.4 °F 摄氏:103 °C |
FEMA | 2940 | PROPYLENE GLYCOL |
颜色与性状 | 无色黏稠稳定的吸水性液体,几乎无味无臭,易燃,低毒。 |
PH值 | 6-8 (100g/l, H2O, 20℃) |
溶解性 | 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对烃类、氯代烃、油脂的溶解度虽小,但比乙二醇的溶解能力强。 |
敏感性 | Hygroscopic |
密度 | 1.036 g/mL at 25 °C(lit.) |
RTECS号 | TY2000000 |
WGK Germany | 1 |
安全术语 | S24/25 |
安全说明 | S24/2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害声明 | H316-H320 |
警示性声明 | P264-P305+P351+P338+P337+P313-P332+P313 |
提示语 | 警告 |
储存条件 | Pure form -20°C 3 years 4°C 2 years In solvent -80°C 6 months -20°C 1 month |
TSCA | Yes |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 2.4-17.4%(V) |
海关编码 | 2905320000 |
海关数据 |
中国海关编码:2905320000 |
方法 | 可由环氧丙烷水解而得:CH3CHCH2+H2O[H+]→CH3CH(OH)CH2OH直接水合法环氧丙烷与水按1:15的摩尔比配料,在150~200℃和1.2~1.4MPa下反应30min,得到含丙二醇16%的水溶液,经蒸发精馏即得成品。催化水解法反应在硫酸或盐酸催化下进行。在10%~15%的环氧丙烷水溶液中加入0.5%~1.0%的稀硫酸,在50~70℃下水解;水解液经中和、减压浓缩、精制得成品。 其制备方法是环氧丙烷水解为丙二醇,可在液相中进行,工业上有催化法和无催化法。催化法是在0.5%~1%硫酸存在下于50~70℃进行水解。无催化法在高温加压(150~300℃,980~2940kPa)下进行,国内采用此法生产。 由丙烯与氯水反应生成1-氯-2-丙醇.再用碳酸钠溶液水解而得。由丙烷氧化成环氧丙烷,再用盐酸水解而得。 1.环氧丙烷直接水合法 为加压非催化水解法。由环氧丙烷与水在150-160℃、0.78-0.98MPa压力下,直接水合制得,反应产物经蒸发、精馏,得成品。2.环氧丙烷间接水合法 由环氧丙烷与水用硫酸作催化剂间接水合制得。3.丙烯直接催化氧化法。 本品虽不会自燃,但属可燃物。长期存放不变质,但开口则吸潮。贮存和运输容器宜选用镀锌铁桶、铝材或不锈钢制造的。按一般低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
用途 | 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溶剂、抗冻剂、增塑剂及脱水剂 用作树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原料,也可用作防冻剂和热载体 丙二醇是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中间体。 作溶剂,可将防腐剂、色素、抗氧化剂等难溶于水的食品添加剂溶解于其中,再加入食品;有较强的吸湿性,对食品有保湿和抗冻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糕点,最大使用量为3.0g/kg。 载体溶剂;湿润剂;保湿剂;抗结剂;抗氧化剂;组织改进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增稠剂;面团调节剂;乳化剂;调味剂;赋形剂;加工助剂。GB2760~96列为食品加工助剂。主要用于各种香料、色素、防腐剂的溶剂,香草豆、焙炒咖啡粒、天然香料等的萃取溶剂。糖果、面包、包装肉类、干酪等的保湿、柔软剂。亦可用作面条、馅芯类的防霉助剂。在豆乳中添加0.006%,可使加热时风味不变,制成洁白有光泽的包装豆腐,油煎则体积膨大。 丙二醇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的重要原料,这方面的用量约占丙二醇总消费量的45%左右,这种不饱和聚酯大量用于表面涂料和增强塑料。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因而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在食品工业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应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剂;丙二醇是调味品和色素的优良溶剂。丙二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制造各类软膏、油膏的溶剂、软化剂和赋形剂等,由于丙二醇与各类香料具有较好互溶性,因而也用作化妆品的溶剂和软化剂等等。丙二醇还用作烟草增湿剂、防霉剂,食品加工设备润滑油和食品标记油墨的溶剂。丙二醇的水溶液是有效的抗冻剂。 溶剂,有机合成,抗冻剂,增塑剂,杀菌剂。气相色谱分析标准。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150℃,溶剂为氯仿),分离分析醇、酯和酮等。 |
Reaxys RN | 1340497 |
Beilstein | 1340498 |
丙二醇简介
1,2-丙二醇为一种化学试剂,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在化妆品、牙膏和香皂中可与甘油或山梨醇配合用作润湿剂。在染发剂中用作调湿、匀发剂,也用作防冻剂,还用于玻璃纸、增塑剂和制药工业。
丙二醇物理化学性质
性状 无色粘稠稳定的吸水性液体,几乎无味无臭
熔点 -60℃
沸点 187.3℃
相对密度 1.0381
折射率 1.4326
闪点 225 °F
溶解性 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丙二醇用途
【用途一】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溶剂、抗冻剂、增塑剂及脱水剂
【用途二】用作树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原料,也可用作防冻剂和热载体
【用途三】丙二醇是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中间体。
【用途四】作溶剂,可将防腐剂、色素、抗氧化剂等难溶于水的食品添加剂溶解于其中,再加入食品;有较强的吸湿性,对食品有保湿和抗冻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糕点,最大使用量为3.0g/kg。
【用途五】载体溶剂;湿润剂;保湿剂;抗结剂;抗氧化剂;组织改进剂;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增稠剂;面团调节剂;乳化剂;调味剂;赋形剂;加工助剂。GB 2760~96列为食品加工助剂。主要用于各种香料、色素、防腐剂的溶剂,香草豆、焙炒咖啡粒、天然香料等的萃取溶剂。糖果、面包、包装肉类、干酪等的保湿、柔软剂。亦可用作面条、馅芯类的防霉助剂。在豆乳中添加0.006%,可使加热时风味不变,制成洁白有光泽的包装豆腐,油煎则体积膨大。
【用途六】丙二醇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的重要原料,这方面的用量约占丙二醇总消费量的45%左右,这种不饱和聚酯大量用于表面涂料和增强塑料。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因而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在食品工业中,丙二醇和脂肪酸反应生成丙二醇脂肪酸酯,主要用作食品乳化剂;丙二醇是调味品和色素的优良溶剂。丙二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制造各类软膏、油膏的溶剂、软化剂和赋形剂等,由于丙二醇与各类香料具有较好互溶性,因而也用作化妆品的溶剂和软化剂等等。丙二醇还用作烟草增湿剂、防霉剂,食品加工设备润滑油和食品标记油墨的溶剂。丙二醇的水溶液是有效的抗冻剂。
【用途七】溶剂, 有机合成, 抗冻剂, 增塑剂, 杀菌剂。气相色谱分析标准。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150℃,溶剂为氯仿),分离分析醇、酯和酮等。
丙二醇应用领域
用作树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原料,也可用作防冻剂和热载体
丙二醇制备方法
【方法一】可由环氧丙烷水解而得:CH3CHCH2+H2O[H+]→CH3CH(OH)CH2OH
直接水合法
环氧丙烷与水按1:15的摩尔比配料,在150~200℃和1.2~1.4MPa下反应30min,得到含丙二醇16%的水溶液,经蒸发精馏即得成品。
催化水解法
反应在硫酸或盐酸催化下进行。在10%~15%的环氧丙烷水溶液中加入0.5%~1.0%的稀硫酸,在50~70℃下水解;水解液经中和、减压浓缩、精制得成品。
【方法二】其制备方法是环氧丙烷水解为丙二醇,可在液相中进行,工业上有催化法和无催化法。催化法是在0.5%~1%硫酸存在下于50~70℃进行水解。
无催化法在高温加压(150~300℃,980~2940kPa)下进行,国内采用此法生产。
【方法三】
由丙烯与氯水反应生成1-氯-2-丙醇.再用碳酸钠溶液水解而得。
由丙烷氧化成环氧丙烷,再用盐酸水解而得。
【方法四】1.环氧丙烷直接水合法 为加压非催化水解法。由环氧丙烷与水在150-160℃、0.78-0.98MPa压力下,直接水合制得,反应产物经蒸发、精馏,得成品。2.环氧丙烷间接水合法 由环氧丙烷与水用硫酸作催化剂间接水合制得。3.丙烯直接催化氧化法。
丙二醇使用限量
FAO/WHO(1984):酪农干酪,其稀奶油混合物量的5g/kg(单用或与其他载体和稳定剂合用)。
日本(1998):生面条、生馅、墨鱼熏制品≤2%;饺子、烧麦、春卷、馄饨等的皮子≤1.2%;其他食品≤0.6%。GB 2760~96:糕点3.0g/kg,胶姆糖胶。
FDA,§184.1666(2000):含醇饮料5%;糖果和糖霜24%;冷冻乳品2.5%;调味剂、增香剂,97%;果仁和果仁制品5%;其他食品2.0%。
丙二醇含量分析
取试样10μl注入一气相色谱仪,其中有热导检测器。柱为1m×6.35mm的不锈钢柱,填料为聚乙二醇20M(Carbowax compound 20M)4%,载体为40/60目筛分过的聚四氟乙烯(Chromosorb T)或相似材料。载气为氦,流量为75ml/min。进样温度240℃;柱温120~200℃,温升5℃/min;终温250℃。在规定条件下,丙二醇的滞留时间约为5.7min,三种二丙二醇异构体的滞留时间则分别为8.2、9.0和10.2min。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求出所有各峰的面积,再算出丙二醇面积的百分率,并换算成质量百分含量。
丙二醇安全说明书(MSDS)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作用;对眼无刺激和损害,未见生产性中毒报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前苏联MAC(mg/m3)】7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低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2000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32000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眼睛 -兔子 100 毫克 轻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易燃; 燃烧产生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水
丙二醇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丙二醇计算化学数据
分子量:76.09442 [g/mol]
分子式:C3H8O2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9
氢键供体数量:2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准确质量:76.05243
同位素质量:76.05243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0.5
重原子数量:5
形式电荷:0
复杂度:20.9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功能3d受体数量:2
功能3 d供体数量:2
有效转子数量:1
构象异构体抽样RMSD:0.4
CID构象异构体数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