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IKey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
Inchi | 1S/C3H8O3/c4-1-3(6)2-5/h3-6H,1-2H2 |
SMILES | O([H])C([H])(C([H])([H])O[H])C([H])([H])O[H] |
BRN | 635685 |
精确分子量 | 92.04730 |
氢键供体数量 | 3 |
氢键受体数量 | 3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2 |
同位素质量 | 92.047344 |
重原子数量 | 6 |
复杂度 | 25.2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1.8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无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60.7 |
LogP | -1.66810 |
PSA | 60.69000 |
Merck | 4484 |
折射率 | n20/D 1.474(lit.) n20/D 1.474 |
水溶性 | >500 g/L (20 ºC) |
沸点 | 182 °C/20 mmHg(lit.) |
熔点 | 20 °C (lit.) |
蒸气压 | <1 mmHg ( 20 °C) |
闪点 | 华氏:320 °F 摄氏:160 °C |
FEMA | 2525 | GLYCEROL |
溶解度 | H2O: 5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
浓度 | 500 μg/mL in pyridine |
颜色与性状 | Oil |
PH值 | 5.5-8 (25℃, 5M in H2O) |
稳定性 |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perchloric acid, lead oxide, acetic anhydride, nitrobenzene, chlorine, peroxides, strong acids, strong bases. Combustible. |
溶解性 | 能吸收硫化氢、氢氰酸、二氧化硫。能与水、乙醇相混溶,1份该品能溶于11份乙酸乙酯、约500份乙醚,不溶于苯、二硫化碳、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石油醚、氯仿、油类。易被脱水,失水生成双甘油和聚甘油等。氧化生成甘油醛和甘油酸等。在0℃下凝固,形成有闪光的斜方结晶。在温度150℃左右时,会发生聚合。与无水醋酸酐、高锰酸钾、强酸、腐蚀剂、脂肪胺、异氰酸酯类、氧化剂不能配伍。 |
敏感性 | Hygroscopic |
酸度系数(pKa) | 14.15(at 25℃) |
密度 | 1.25 g/mL(lit.) |
符号: |
GHS02
![]() ![]() |
RTECS号 | MA8050000 |
WGK Germany | 1 |
安全术语 | S24/25 |
安全说明 | S24/25-S39-S26 |
风险术语 | R36; R20/21/22; R11 |
危险品标志 |
F ![]()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1282 3/PG 2 |
危害声明 | H316-H320 |
警示性声明 | P264-P305+P351+P338+P337+P313-P332+P313 |
提示语 | 警告 |
储存条件 | 2-8°C |
危险类别码 | 11-20/21/22 |
信号词 | Danger |
TSCA | Yes |
毒性 | LD50 in rats (ml/kg): >20 orally; 4.4 i.v. (Bartsch) |
爆炸极限值(explosive limit) | 2.6-11.3%(V) |
FLUKA BRAND F CODES | 3 |
EINECS | 200-289-5 |
海关编码 | 2905450000 |
海关数据 |
中国海关编码:2905450000 |
方法 | 一般由油脂水解而得(制皂时的副产品)。以丙烯为原料经环氧氯丙烷法或丙烯醛法或过醋酸法制成。亦可由发酵法制得。 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甘油俗称天然甘油;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甘油俗称合成甘油。1.天然甘油的生产1984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直到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基中约42%的天然甘油得自制皂副产,58%得自脂肪酸生产。制皂工业中油脂的皂化反应。皂化反应产物分成两层: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甘油,下层是废碱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9-16%,无机盐8-20%。油脂反应。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也称甜水),其甘油含量比制皂废液高,约为14-20%,无机盐0-0.2%。近年来已普遍采用连续高压水解法,反应不使用催化剂,所得甜水中一般不含无机酸,净化方法比废碱液简单。无论是制皂废液,还是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所含的甘油量都不高,而且都含有各种杂质,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包括净化、浓缩得到粗甘油,以及粗甘油蒸馏、脱色、脱臭的精制过程。这一过程在一些书刊中有详细介绍。2.合成甘油的生产从丙烯合成甘油的多种途径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氯化和氧化。现在工业上仍在使用丙烯氯化法及丙烯不定期乙酸氧化法。(1)丙烯氯化法这是合成甘油中最重要的生产方法,共包括四个步骤,即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二氯丙醇皂化以及环氧氯丙烷的水解。环氧氯丙烷水解制甘油是在150℃、1.37MPa二氧化碳压力下,在10%氢氧化和1%碳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生成甘油含量为5-20%的含氯化钠的甘油水溶液,经浓缩、脱盐、蒸馏,得纯度为98%以上的甘油。(2)丙烯过乙酸氧化法丙烯与过乙酸作用合成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异构化为烯为丙醇。后者再与过乙酸反应生成环氧丙醇(即缩水甘油),最后水解为甘油。过乙酸的生产不需要催剂,乙醛与氧气气相氧化,在常压、150-160℃、接触时间24s的条件下,乙醛转化率11%,过乙酸选择性83%。上述后两步反应在特殊结构的反应精馏塔中连续进行。原料烯丙醇和含有过乙酸的乙酸乙酯溶液送入塔后,塔釜控制在60-70℃、13-20kPa。塔顶蒸出乙酸乙酯溶剂和水,塔釜得至甘油水溶液。此法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采用过乙酸为氧化剂,可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简化了流程。生产1t甘油消耗烯丙醇1.001t,过乙酸1.184t,副产乙酸0.947t。目前,天然甘油和合成甘油的产量几乎各占50%,而丙烯氯化法约占合志甘油产量的80%。我国天然甘油占总产量90%以上。 参见“丙三醇”。 |
用途 | 用作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学、纺织、造纸、油漆等行业 广泛用于制造醇酸树脂、聚氨酯等,也用于医药、化妆品、纺织印染和炸药等行业 是制造硝化甘油、醋酸甘油、表面活性剂、香精、醇酸树脂和酯胶等的原料,可直接用于防冻液、化妆品、油墨等 用作溶剂、润滑剂、化妆品、医药及抗冻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保水剂(用于面包、蛋糕类);载体溶剂(用于香料、色素、非水溶性防腐剂等);稠化剂(用于饮料、配制酒等);增塑剂(糖果、甜点、肉类制品);甜味剂。EEC规定可用于含醇饮料、糖果、蛋糕、涂层上光、肉和干酪涂层、无醇饮料、焙烤制品、胶姆糖、明胶甜食等。 甘油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大约有1700多种用途,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醇酸树脂、烟草、食品、饮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纺织印染等方面。醇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等领域的甘油耗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的应用还将继续增长。我国前几年甘油的消费构成为涂料35.7%,牙膏32.6%,化妆品4.8%,卷烟6%,医药5.9%,聚醚4.8%,其它10.2%。在药物和化妆品制造中,甘油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甜味剂,广泛用。甘油与对硝基苯胺环合,可得到是间体6-硝基喹啉。甘油与硬脂酸化得到的单硬酯是一种赋形剂,用作亲水性软膏的基质。甘油经消除反应得到丙烯醛,曾用于生产蛋氨酸和戊二醛。以甘油和磷酸为原料制得的甘油磷酸钾、甘油磷酸钠、甘油磷酸钙都用作营养药。甘油氯化可得到中间体一氯丙二醇,用于丙羟茶碱和愈创木酚甘油醚的生产。甘油参加对羟基苯甲醛和,4,6-三羟基-3,5-二甲基苯惭酮的环合、缩合,得到祛痰止咳药杜鹃素。甘油与丙酮缩合生成1,2-异丙叉甘油醚。用于升高白血球药鲨肝醇的制造。甘油硝化得到三硝酸甘油酯,即血管扩张药硝化甘油。甘油与2,5-二氨基苯甲醚硫酸盐环合,可得到中间体6-甲氧基-4,7-二氮杂菲。甘油也是中音标体6-甲氧基-7-硝基喹啉的原料。上述由甘油和芳香伯胺得到了几个喹啉衍生物,这类反应称斯克劳普(Skraup)反应。甘油的另一大用途是制取醇酸树脂。目前世界涂料所用的树脂以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占的比例最大,其中,醇酸树脂涂料在美国和日本都占第一位。在醇酸树脂所用的多元醇中甘油占用量的42%。甘油易于消化而无毒,可用作食品工业的溶剂、吸湿剂和载色剂。在调味和着色食品中,由于甘油具有粘性而有助于食品成型。在食品的快速冷冻中,甘油可用作与食品直接接角的传热介质。甘油还是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的润滑剂。此外,聚甘油和聚甘油和聚甘油酯在制造松脆食品和人造奶油方面的应用正逐年增加。甘油在烟草中(主要是雪茄烟)用作湿润剂以保持烟草的湿润,防止脆化,增加烟草的甜味。在雪茄烟纸和过滤纸中,以三乙酸甘油酯的形式用作增塑剂。三乙酸甘油酯在烟草工业中占甘油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1970-1986年间我国甘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3%,但同期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1983-1986年我国共进口甘油5.24万吨,平均年进口1.31万吨,占年消量的1/4。甘油已被公认为是无毒的安全的物质,人或动物口服大剂量天然或全成甘油不出现有害影响,人体静脉注射5%甘油溶液也示发生中毒现象。美国全国职业安全与保健学会(NIOSH)规定水中甘油含量在1000mg/L以上对人体无害。 甘油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大约有1700多种用途,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醇酸树脂、烟草、食品、饮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纺织印染等方面。醇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等领域的甘油耗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的应用还将继续增长。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75℃,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低沸点含氧化物、胺类化合物、氮或氧杂环化合物,能完全分离3-甲基吡啶(沸点144.14℃)和4-甲基吡啶(沸点145.36℃)。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 |
Reaxys RN | 635685 |
Beilstein | 635685 |
甘油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20 °C(lit.)
沸点 290 °C
密度 1.261
蒸气密度 3.1 (vs air)
蒸气压 <1 mm Hg ( 20 °C)
FEMA 2525
折射率 n20/D 1.474(lit.)
闪点 320 °F
储存条件 2-8°C
溶解度 H2O: 5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水溶解性 >500 g/L (20 ºC)
敏感性 Hygroscopic
Merck 14,4484
BRN 635685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perchloric acid, lead oxide, acetic anhydride, nitrobenzene, chlorine, peroxides, strong acids, strong bases. Combustible.
甘油的作用
【用途一】用作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学、纺织、造纸、油漆等行业
【用途二】广泛用于制造醇酸树脂、聚氨酯等,也用于医药、化妆品、纺织印染和炸药等行业
【用途三】是制造硝化甘油、醋酸甘油、表面活性剂、香精、醇酸树脂和酯胶等的原料,可直接用于防冻液、化妆品、油墨等
【用途四】用作溶剂、润滑剂、化妆品、医药及抗冻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用途五】保水剂(用于面包、蛋糕类);载体溶剂(用于香料、色素、非水溶性防腐剂等);稠化剂(用于饮料、配制酒等);增塑剂(糖果、甜点、肉类制品);甜味剂。EEC规定可用于含醇饮料、糖果、蛋糕、涂层上光、肉和干酪涂层、无醇饮料、焙烤制品、胶姆糖、明胶甜食等。
【用途六】甘油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大约有1700多种用途,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醇酸树脂、烟草、食品、饮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纺织印染等方面。醇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等领域的甘油耗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的应用还将继续增长。我国前几年甘油的消费构成为涂料35.7%,牙膏32.6%,化妆品4.8%,卷烟6%,医药5.9%,聚醚4.8%,其它10.2%。在药物和化妆品制造中,甘油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甜味剂,广泛用。甘油与对硝基苯胺环合,可得到是间体6-硝基喹啉。甘油与硬脂酸化得到的单硬酯是一种赋形剂,用作亲水性软膏的基质。甘油经消除反应得到丙烯醛,曾用于生产蛋氨酸和戊二醛。以甘油和磷酸为原料制得的甘油磷酸钾、甘油磷酸钠、甘油磷酸钙都用作营养药。甘油氯化可得到中间体一氯丙二醇,用于丙羟茶碱和愈创木酚甘油醚的生产。甘油参加对羟基苯甲醛和,4,6-三羟基-3,5-二甲基苯惭酮的环合、缩合,得到祛痰止咳药杜鹃素。甘油与丙酮缩合生成1,2-异丙叉甘油醚。用于升高白血球药鲨肝醇的制造。甘油硝化得到三硝酸甘油酯,即血管扩张药硝化甘油。甘油与2,5-二氨基苯甲醚硫酸盐环合,可得到中间体6-甲氧基-4,7-二氮杂菲。甘油也是中音标体6-甲氧基-7-硝基喹啉的原料。上述由甘油和芳香伯胺得到了几个喹啉衍生物,这类反应称斯克劳普(Skraup)反应。甘油的另一大用途是制取醇酸树脂。目前世界涂料所用的树脂以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占的比例最大,其中,醇酸树脂涂料在美国和日本都占第一位。在醇酸树脂所用的多元醇中甘油占用量的42%。甘油易于消化而无毒,可用作食品工业的溶剂、吸湿剂和载色剂。在调味和着色食品中,由于甘油具有粘性而有助于食品成型。在食品的快速冷冻中,甘油可用作与食品直接接角的传热介质。甘油还是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的润滑剂。此外,聚甘油和聚甘油和聚甘油酯在制造松脆食品和人造奶油方面的应用正逐年增加。甘油在烟草中(主要是雪茄烟)用作湿润剂以保持烟草的湿润,防止脆化,增加烟草的甜味。在雪茄烟纸和过滤纸中,以三乙酸甘油酯的形式用作增塑剂。三乙酸甘油酯在烟草工业中占甘油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1970-1986年间我国甘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5.3%,但同期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1983-1986年我国共进口甘油5.24万吨,平均年进口1.31万吨,占年消量的1/4。甘油已被公认为是无毒的安全的物质,人或动物口服大剂量天然或全成甘油不出现有害影响,人体静脉注射5%甘油溶液也示发生中毒现象。美国全国职业安全与保健学会(NIOSH)规定水中甘油含量在1000mg/L以上对人体无害。
【用途七】甘油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在工业、医药及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大约有1700多种用途,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醇酸树脂、烟草、食品、饮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纺织印染等方面。醇酸树脂、赛璐咯和炸药等领域的甘油耗用量呈下降趋势。但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方面的应用还将继续增长。校准仪器和装置;评价方法;工作标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其他。
【用途八】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75℃,溶剂为甲醇),分离分析低沸点含氧化物、胺类化合物、氮或氧杂环化合物,能完全分离3-甲基吡啶(沸点144.14℃)和4-甲基吡啶(沸点145.36℃)。适用于水溶液的分析。溶剂。
甘油应用领域
用作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学、纺织、造纸、油漆等行业
上下游产品信息
含量分析
高碘酸钠溶液的制备 取偏高碳酸钠(NaIO4)60g,溶于含有120mL0.1mol/L硫醪的水溶液中,并用水定容至1000ml,溶解时不要力加热。如溶液不澄明,则经一烧结玻璃漏斗过滤。将世溶液贮存于一有玻璃塞的遮光容器中。按如下方法检验本试液的适用性。
吸取10ml放入一250ml量瓶中,用水定容后混合。取甘油约550mg溶于50ml水中,用移液管加人上述稀高碘酸液50ml。另取稀高碘酸液50ml,加入盛有50ml水的烧瓶中,以此作为对照。将各溶液静置30min,各加5ml盐酸和10ml碘化钾试液(TS-192),旋动混合。再静置5min,加水100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液滴定,不断摇动,临将终点时加淀粉试液(TS-235)数滴,再滴定至终点。耗用于甘油/高碘酸盐混合液和空白试液的0.1mol/L硫代硫酸钠的容积之比,如在0.750~0.765之间,则符合适用要求。
操作准确称取试样约400mg,放入一600ml烧杯中,加水50ml稀释,加溴百里酚试液(TS-56)数滴,并用0.2mol/L硫酸酸化到明显的绿色或绿黄色。用0.05mol/L氢氧化钠中和至明显的蓝色终点(无绿色)。另用水50ml按上述操作进行中和,以此作为空白试验。用移液管吸取上述高碘酸钠溶液50ml,加入到各烧杯中,缓慢摇动混合后,盖上表面皿,在暗处或避光处于室温下(不超过35℃)放置30min。加由等容量的乙二醇和水配成的混合液10ml,再静置30min。各液均分别用水稀释至约300ml。采用一架预先用pH值4.0邻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校准过的pH计,用0.1mol/L氢氧化钠将试样液滴定至pH8.1士0.1,而将空白试样滴定至pH6.5±0.1。每mL 0.1mol/L氢氧化钠液相当于经空白试样校正后的甘油(C3H8O3)9.210mg。
毒性
ADI值不作特殊规定(FAO/WHO,2001)。
LD5025g/kg(大鼠,经口)。
在体内可水解、氧化成营养物质,即使以稀溶液方式服入l00g亦无害,但极大量时有乙醇似麻醉作用,并导致高血糖。
GRAS(t}DA,§182.1320,2000)。
使用限量
FAO/WHO(1984,g/kg):哥达干酪5;食用冰和加冰饮料50。
FEMA(mg/kg):软饮料570;冷饮500;糖果980;焙烤食品1300;布丁类360;胶姆糖17~6000;肉类40;蛋糕裱花23000。
GB 2760--96:胶姆糖胶基以GMP为限。
GB 2760-2002: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GMP。
药理作用
本品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还有脱水作用,与抗坏血酸钠配成复方针剂静脉给药,可降低眼压。外用有吸湿作用,并使局部组织软化。能溶解硼砂、硼酸、苯酚、核酸、水杨酸等。主要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一般脑水肿的抢救、青光眼的治疗、冬季皮肤皲裂及剥离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5~1g/kg,每日1~2次,配成50%生理盐水溶液。可在其他脱水药应用的间歇期配合使用。静滴或静注:每次1g/kg, 每日1次,可配成10%甘油葡萄糖或甘油生理盐水溶液。
【不良反应】 本品无毒,口服大剂量可引起头痛、眩晕、口渴、恶心、呕吐、腹泻,但症状轻微,卧床休息后即可消失。
【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慎用。高浓度静滴(30%以上)可引起溶血和血红蛋白尿。本品有溶血作用,静脉给药时,不可单用本品,应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配合用。
【制剂与规格】 口服制剂:50%甘油0.9%氯化钠溶液。注射剂:9.263%甘油0.834%氯化钠注射液(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医用甘油栓剂:由硬脂酸钠(肥皂)为硬化剂,吸收甘油而制成(肥皂的刺激性泻下也有一定作用)。含甘油约90%,大号每个约重3g,小号每个约重1.5g。甘油溶液:包括10%甘油氯化钠溶液、10%甘油葡萄糖溶液、10%甘露 醇溶液和50%甘油盐水溶液。
甘油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时间长能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甘油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