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L | MFCD00008131 |
---|---|
InChIKey | DHMQDGOQFOQNFH-UHFFFAOYSA-N |
Inchi | 1S/C2H5NO2/c3-1-2(4)5/h1,3H2,(H,4,5) |
SMILES | O([H])C(C([H])([H])N([H])[H])=O |
BRN | 635782 |
LogP | -0.27000 |
---|---|
PSA | 63.32000 |
Merck | 4491 |
折射率 | 1.4264 (estimate) |
水溶性 | 25 g/100 mL (25 ºC) |
沸点 | 233 ºC |
熔点 | 240 °C (dec.) (lit.) |
闪点 | 176.67°C |
FEMA | 3287 | GLYCINE |
溶解度 | H2O: 100 mg/mL |
颜色与性状 | 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 |
PH值 | 4(0.2 molar aqueous solution) |
稳定性 | 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
溶解性 | 溶于水,微溶于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 |
酸度系数(pKa) | 2.35(at 25℃) |
密度 | 1.03 g/mL at 20 °C |
气味 | Odorless |
精确分子量 | 75.03200 |
---|---|
氢键供体数量 | 2 |
氢键受体数量 | 3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1 |
同位素质量 | 75.032 |
重原子数量 | 5 |
复杂度 | 42.9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3.2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无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63.3 |
分子量 | 75.07 |
EINECS | 200-272-2 |
---|
海关编码 | 29224910 |
---|---|
海关数据 |
中国海关编码:29224910 |
方法 | 甘氨酸没有光学异构体,生产全部采用合成法。合成方法简介如下。(1)施特雷克(Strecker)法。以甲醛、氢氰酸、氨为原料,先合成氨基乙腈,然后在分解生成甘氨酸。以甲烷与氨合成粗制的氢氰酸,然后使甲醛液连续吸收氰氢酸,再将反应液和氨于120℃下反应2min生成氨基乙腈,最后加入碱液水解,得到总收率为87%的甘氨酸。(2)Bucherer法。将三聚甲醛加入碳酸铵和腈化钠的水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后于80-85℃下反应3h。得到乙内酰脲水溶液。然后直接加入30%NaOH水溶液,于170℃下水解3h。最后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到收率为83.2%的甘氨酸。(3)一氯乙酸氨化法。将氨水与碳酸氢铵混合加热至55℃,加入一氯乙酸水解溶液反应2h。然后升温至80℃脱除剩余的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滤液加95%的乙醇使甘氨酸结晶析出。分离后用乙醇洗涤。烘干后得粗品。粗品用热水溶解,再加乙醇重结晶,即得成品,收率约42%。(4)相转移催化法。将氨水2kg加入1L甲醇,然后加入0.3kg六次亚甲基四胺,待溶液澄清后,加入溶有10kg氯乙酸的2L甲醇,体系温度明显上升,到58℃时,伴有大量结晶析出。待温度下降至室温,上层液体澄清时,过滤得结晶,滤液放置2天,又可析出部分结晶。将上述粗品加入2-3倍量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75℃,溶解后加入2倍体积的甲醇,冷却析出结晶,70℃下干燥2h得精品,产品收率68.6%,纯度99.6%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Strecker法和氯乙酸氨化法。Strecker法使甲醛、氰化钠、氯化铵一起反应,再加入冰醋酸,析出亚甲基氨基乙腈;将亚甲基氨基乙腈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将此硫酸盐用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钡盐;然后加入硫酸使钡沉淀,过滤,将滤液浓缩,冷却后即析出甘氨酸结晶。HCHO[NaCN]→[NH4Cl]CH2=N—CH2CNCH2=N—CH2CN[H2SO4]→[C2H5OH]H2NCH2CN·H1SO4H2NCH2CN·H2SO4[Ba(OH)2]→(NH2CH2COO)2Ba(NH2CH2COO)2Ba[H2SO4]→H2NCH2COOH氯乙酸氨化法将氨水和碳酸氢铵混合加热到55℃,加入氯乙酸水溶液,反应2h,再加热到80℃除去余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脱色液加95%乙醇使甘氨酸结晶析出,过滤,用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粗品。再用热水溶解,加乙醇重结晶,即得甘氨酸成品。ClCH2COOH[NH4HCO3]→[NH4OH]H2NCH2COOH此外,也有从蚕丝水解液中提取、以明胶为原料水解等方法制取甘氨酸。 以一氯乙酸和氨水为原料,于60℃反应完全后,加热至80℃除去二氧化碳和氨,然后用活性炭处理、甲醇重结晶的纯品。 由甲醛为原料,与氰化钠和氯化铵合成N-亚甲基氨基乙腈,再与乙醇和硫酸化合成氨基乙腈合硫酸,与氢氧化钡化合成氨基乙酸钡,最后与硫酸作用而得。此法成本较低,但因氰化钠(或氢氰酸)关系,国内一般不采用。由一氯代乙酸加过量的氨而得。本法技术成熟、原料易得,国内多用此法。副产物氯化铵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或由甲醇盐析甘氨酸等方法除去。由明胶的水解物经单离而得。 方法一、一氯醋酸氨化法胺化主反应:副反应:配料比一氯乙酸:氨水=1:60,50℃,反应4h,收率84.50%;一氯乙酸:氨:二氧化碳=1:12:3,60℃,反应4h,收率80.5%;一氯乙酸:甲醛:氨水=1:1.53,30℃,反应4h,收率92%;一氯乙酸:碳酸氢铵:氨水=1:3.04.5,取一氯醋酸、碳酸氢铵分别溶于水中,在搅拌下,将两溶液混合,45℃,加入氨水,升至55℃,搅拌反应2h,加热除去余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加95%乙醇,析出甘氨酸结晶,过滤取结晶,用乙醇洗涤,得甘氨酸粗品。精制取上述粗品溶于水,加热至85℃,过滤取滤液,并加3~5倍体积的95%乙醇,置于冷库里放置过夜,结晶,过滤,取结晶,用乙醇洗涤后,加晶体湿重的1~1.25倍量蒸馏水,加热至80℃以上,溶解后,再加3~5倍体积的95%乙醇,冷却结晶12h,过滤取结晶,用80%乙醇洗涤后,干燥,即得甘氨酸精品。总收率为41.9%(对一氯醋酸计算)。方法二,以甲醛为原料的合成法Strecket法总收率为31%~50%Bucherer法将碳酸铵及氰化钠的水溶液中,加入三聚甲醛,室温下搅拌使之溶解,于80~85℃下反应3h,得已内酰脲。然后加入30%NaOH水溶液,于170℃水解3h,最后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甘氨酸。收率为83.2%。 1.施特雷克(Strecker)法用甲醛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和氯化铵反应,同时加入冰醋酸,有亚甲基氨基乙腈的结晶析出。将产物经过滤,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进行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然后加入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的钡盐。最后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使钡定量沉淀并滤掉。将滤液浓缩、放置冷却,析出甘氨酸结晶。2.一氯乙酸法将氨水和碳酸氢铵混和加热至55℃,加入一氯乙酸水溶液,在55℃反应2h。加热至80℃除去余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脱色液加95%乙醇使甘氨酸结晶析出,过滤,用乙醇洗涤,烘干得粗品。粗品用热水溶解,再加乙醇重结晶即得成品。收率约42%。3.从蚕丝水解液中提取将25kg废蚕丝,加入6N工业盐酸75L,在110-120℃加热回流22h,充分水解直至双缩脲反应不呈紫色为止。水解结束后,加一倍体积水,按每升加30-40g粉状活性炭,在60℃搅拌30min。用涤纶布在过滤缸内滤除杂质得棕色水解液约150L。先用活性炭吸附水解液中的酪氨酸,再用离子交换柱分离出甘氨酸,同时也可分离得到丙氨酸、丝氨酸。在上述生产方法中,一氯乙酸法较简单,实际上,将一氯乙酸加入氨水贮罐中,在室温下放置较长时间就可以生成甘氨酸。工业生产,以乌洛托品溶液作介质,由一氯乙酸与高浓度氨在70℃反应2h,经甲醇(或乙醇)沉淀、精制处理可得白色结晶的甘氨酸,此法收率达92-94%,产品含量99%。原料消耗定额:一氯乙酸(95%)1600kg/t、液氨880kg/t、乌洛托品350kg/t、甲醇(95%)1100kg/t。此外,以明胶为原料,经水解、精制过滤、干燥也可制得甘氨酸 采用塑料袋,外套丙纶编织袋、麻袋或圆木桶包装,每袋25kg。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 |
---|---|
用途 | 用作生化试剂,用于医药、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氮肥工业用作无毒脱碳剂 用于制药工业、生化试验及有机合成 甘氨酸主要作为鸡饲料营养性添加剂。 甘氨酸又名氨基乙酸(aminoaceticacid),在农药生产上用于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中间体甘氨酸乙酯盐酸盐,也可合成杀菌剂异菌脲和除草剂固体草甘膦,另外,它也用于化肥、医药、食品添加剂、调味品等行业。 营养增补剂。主要用于调味等方面。调味与丙氨酸合用于含醇饮料,添加量:葡萄酒0.4%,威士忌酒0.2%,香槟酒1.0%。其他如粉末汤料约添加2%;酒糟腌的食品1%。由于其能一定程度呈虾、墨鱼味,可用于调味酱。对枯草杆菌及大肠杆菌的繁殖有一定抑制作用。故可用作鱼糜制品、花生酱等的防腐剂,添加量1%~2%。缓冲作用因甘氨酸为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两性离子,故有很强的缓冲性。对食盐和醋等的味感能起缓冲作用。添加量为盐腌品0.3%~0.7%,酸渍品0.05%~0.5%。抗氧化作用(利用其金属螯合作用)添加于奶油、干酪、人造奶油可延长保存期3~4倍。为使焙烤食品中的猪油稳定,可添加葡萄糖2.5%和甘氨酸0.5%。速煮面用的小麦粉中添加0.1%~0.5%,同时可起调味作用。医药上用作制酸剂(胃酸过多症)、肌肉营养失调治疗剂、解毒剂等。亦为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原料。按我国GB2760—96规定可用作香料。 用作缓冲剂,用于组织培养基的制备,铜、金和银的检验,医药上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进行性肌肉萎缩、胃酸过多、慢性肠炎、儿童高脯氨酸血症等疾病。 治疗重症肌无力和进行性肌肉萎缩;治疗胃酯过多症,慢性肠炎(常于抗酸剂合用);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减少其对胃的刺激;治疗儿童高脯氨酸血症;作为生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加入混合氨基酸注射液中。 该品在化肥工业中用作脱除二氧化碳的溶剂。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作氨基酸制剂、金霉素的缓冲剂和作为抗巴金森氏病药物L-多巴的合成原料,又是咪唑酸乙酯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是一种辅助治疗药,可治疗神经性胃酸过多,对抑制胃溃疡的酸过多亦有效。在食品工中业用作合成酒、酿造制品、肉食加工和清凉饮料的配方和糖精去基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甘氨酸可作为调味品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谷氨酸钠、DL-丙氨酸,枸橼酸等配合使用。在其他工业方面,可作为pH调节剂,添加于电镀液,或者用作其他氨基酸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中用作生化试剂和溶剂。 络合滴定指示剂,色层分析用试剂;缓冲剂;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时作标准用。检验铜、金和银。制备组织培养基。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中用作生化试剂和溶剂。 |
PubChemId | 750 |
---|
Reaxys RN | 635782 |
---|---|
Beilstein | 635782 |
产品名称: 甘氨酸 | 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
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 | 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 |
版本: 1.0 |
无
无危害分类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组分 | 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 | CAS No. |
---|---|---|
Glycine | 100% | 56-40-6 |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无资料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7°C。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保持容器密封。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组分名称 | CAS | 标准来源 | 限值 | 备注 |
---|---|---|---|---|
Glycine | 56-40-6 | GBZ 2.1——2007 |
MAC: PC-TWA: PC-STEL: |
无资料
GBZ/T 160.1 ~ GBZ/T 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 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
作业场所建议与其它作业场所分开。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
加强通风。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 |
气味: 无资料 |
pH值: 无资料 |
熔点/凝固点(°C): 290°C。备注:在233°C开始分解,在290°C下完全烧结。 |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C): 375.67°C。气压:约1 013 hPa。 |
自燃温度(°C): 备注:不自热。根据UN RTDG Test N.4,在140°C下使用100 mm样品立方体测试24小时的负面结果:样品在测试期间没有表现出自燃或自热的迹象。 |
闪点(°C): 88°C(lit.) |
分解温度(°C): 无资料 |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无资料 |
蒸发速率[乙酸(正)丁酯以1计]: 无资料 |
饱合蒸气压(kPa): 0 mm Hg。温度:25°C。备注:估计值。 |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资料 |
相对密度(水以1计): 1.161 g/cm³。温度:20°C。 |
蒸气密度(空气以1计): 无资料 |
气味阈值(mg/m³): 无资料 |
n-辛醇/水分配系数(lg P): log Pow = -3.21。备注:PH和温度没有给出。 |
溶解性: 水溶性:250 g/L。温度:25°C。备注:PH值是。 |
黏度: 无资料 |
经口: 无资料
吸入: 无资料
经皮: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LC50 - Oryzias latipes - > 1 000 mg/L - 96 h.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EC50 - Daphnia magna - > 220 mg/L - 48 h.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EC50 - 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 (previous names: Raphidocelis subcapitata,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 - > 1 000 mg/L - 72 h.
对微生物的毒性: NOEC - mixture of sewage, soil and natural water - >= 100 mg/L - 14 d.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尽可能回收利用。
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置。
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 弃处置本品。
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处置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
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相应的规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 未列入
危险品化学品目录(2015): 未列入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 未列入
首批和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未列入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 未列入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13): 列入
本版为第1.0版,按照GB/T 16483-2008、GB/T 17519-2013、GB 30000系列分类标准编制。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网址:http://www.ilo.org/dyn/icsc/showcard.home。
【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
【3】OECD 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http://www.echemportal.org/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
【4】美国 CAMEO 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cameochemicals.noaa.gov/search/simple。
【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http://chem.sis.nlm.nih.gov/chemidplus/chemidlite.jsp。
【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http://cfpub.epa.gov/iris/。
【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ttp://www.phmsa.dot.gov/hazmat/library/erg。
【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
MAC: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允许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 对于本产品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 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 本SDS的使用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
甘氨酸简介
甘氨酸是氨基酸系列20个成员中结构最简单的一个,又称氨基醋酸,为人体非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在分子中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为强电解质,在强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大,基本不溶于非极性溶剂,而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通过水溶液酸碱性的调节可以使甘氨酸呈现不同的分子形态。甘氨酸的侧键是一个氢原子。 由于其α碳还有一个氢原子,甘氨酸不是旋光异构的。由于甘氨酸的侧键非常小,它可以占据其它氨基酸无法占据的空间,比如作为胶原螺旋内的氨基酸。常温下为白色晶体或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有独特的甜味,能缓和酸、碱味,掩盖食品中添加糖精的苦味并增强甜味。人体若摄入甘氨酸的量过多,不仅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会打破人体对氨基酸的吸收平衡而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导致营养失衡而影响健康。以甘氨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乳饮料,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很容易带来不利影响。
概述
固态的甘氨酸为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的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毒[2]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沸点:233°C ,熔点:240 °C (dec.)(lit.),用于制药工业、生化试验及有机合成,是氨基酸系列中结构最为简单,人体非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在分子中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官能团,在水中可电离,具有很强的亲水性,但属于非极性氨基酸[3] ,溶于极性溶剂,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4] ,而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通过水溶液酸碱性的调节可以使甘氨酸呈现不同的分子形态。
甘氨酸发现历史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的有机酸,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无色晶体,熔点较高(200℃以上),能溶于水,具两性电离特性,与茚三酮试剂发生灵敏的颜色反应。1820年在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发现了结构最简单的甘氨酸,到1940年已发现自然界中有20种左右的氨基酸。它们为人体或动物合成蛋白质所必需,多属L-型α-氨基酸。根据氨基酸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数目的不同,将氨基酸分为中性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等)这类氨基酸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这类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二个羧基;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这类氨基酸的分子中含二氨基一羧基;组氨酸具氮环,呈弱碱性,也属碱性氨基酸。氨基酸可从蛋白质水解制得,也可化学合成。60年代以来,工业上多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如味精厂已普遍改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近年来利用石油烃类及其他化工产物作氨基酸发酵原料来生产氨基酸。
甘氨酸物化性质
【外观性状】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 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25℃时为25g/100ml;50℃时为39.1g/100ml;75℃时为54.4g/100ml;100℃时为67.2g/100ml。极难溶于乙醇,在100g无水乙醇中约溶解0.06g。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醚。
【溶解性】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25℃时为25g/100ml;50℃时为39.1g/100ml;75℃时为54.4g/100ml;100℃时为67.2g/100ml。极难溶于乙醇,在100g无水乙醇中约溶解0.06g。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醚。
【熔点 】240 °C (dec.)(lit.)
【沸点 】233°C
【密度 】1.595
甘氨酸生理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在脊椎里,甘氨酸是一个抑制性神经递质。假如甘氨酸接受器被激活,氯离子通过离子接受器进入神经细胞导致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马钱子碱是这些离子接受器的拮抗物。在鼠体内其LD50指标为0.96毫克/千克体重,死因是超兴奋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甘氨酸与谷氨酸同是激动剂。
甘氨酸用途
【用途一】用作生化试剂,用于医药、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氮肥工业用作无毒脱碳剂
【用途二】用于制药工业、生化试验及有机合成
【用途三】甘氨酸主要作为鸡饲料营养性添加剂。
【用途四】甘氨酸又名氨基乙酸(aminoacetic acid),在农药生产上用于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中间体甘氨酸乙酯盐酸盐,也可合成杀菌剂异菌脲和除草剂固体草甘膦,另外,它也用于化肥、医药、食品添加剂、调味品等行业。
【用途五】营养增补剂。主要用于调味等方面。
调味 与丙氨酸合用于含醇饮料,添加量:葡萄酒0.4%,威士忌酒0.2%,香槟酒1.0%。其他如粉末汤料
添加2%;酒糟腌的食品1%。由于其能一定程度呈虾、墨鱼味,可用于调味酱。
对枯草杆菌及大肠杆菌的繁殖有一定抑制作用。故可用作鱼糜制品、花生酱等的防腐剂,添加量1%~2%。
缓冲作用 因甘氨酸为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两性离子,故有很强的缓冲性。对食盐和醋等的味感能起缓冲作用。添加量为盐腌品0.3%~0.7%,酸渍品0.05%~0.5%。
抗氧化作用(利用其金属螯合作用) 添加于奶油、干酪、人造奶油可延长保存期3~4倍。为使焙烤食品中的猪油稳定,可添加葡萄糖2.5%和甘氨酸0.5%。速煮面用的小麦粉中添加0.1%~0.5%,同时可起调味作用。医药上用作制酸剂(胃酸过多症)、肌肉营养失调治疗剂、解毒剂等。亦为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原料。
【用途六】用作缓冲剂,用于组织培养基的制备,铜、金和银的检验,医药上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进行性肌肉萎缩、胃酸过多、慢性肠炎、儿童高脯氨酸血症等疾病。
【用途七】治疗重症肌无力和进行性肌肉萎缩;治疗胃酯过多症,慢性肠炎(常于抗酸剂合用);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减少其对胃的刺激;治疗儿童高脯氨酸血症;作为生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 加入混合氨基酸注射液中。
【用途八】该品在化肥工业中用作脱除二氧化碳的溶剂。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作氨基酸制剂、金霉素的缓冲剂和作为抗巴金森氏病药物L-多巴的合成原料,又是咪唑酸乙酯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是一种辅助治疗药,可治疗神经性胃酸过多,对抑制胃溃疡的酸过多亦有效。在食品工中业用作合成酒、酿造制品、肉食加工和清凉饮料的配方和糖精去基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甘氨酸可作为调味品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谷氨酸钠、DL-丙氨酸,枸橼酸等配合使用。在其他工业方面,可作为pH调节剂,添加于电镀液,或者用作其他氨基酸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中用作生化试剂和溶剂。
【用途九】络合滴定指示剂,色层分析用试剂;缓冲剂;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时作标准用。检验铜、金和银。制备组织培养基。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中用作生化试剂和溶剂。
医药
⒈用作医学微生物和生物化学氨基酸代谢研究的用药;
⒉用作金霉素缓冲剂\抗帕金森氏病药物L-多巴\维生素B6\以及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原料;
⒊ 用作氨基酸营养输液;
⒋ 用作头孢菌素的原料;甲砜霉素中间体;合成咪唑乙酸中间体等等
⒌用作化妆品原料。
饲料
主要作为家禽、畜禽特别是宠物等食用的饲料增加氨基酸的添加剂与引诱剂。用作水解蛋白添加剂,作为水解蛋白的增效剂。
工业
作农药中间体,如做为除草剂草甘磷的主要原料;电镀液添加剂;PH 调节剂等
试剂
⒈ 用于多肽合成,用作氨基酸保护单体;
⒉ 用于组织培养基的制备,铜、金和银的检验;
⒊ 因甘氨酸为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两性离子,故有很强的缓冲性,常用作配制缓冲液。
含量分析
精确称取预经105℃干燥2h的试样约175mg,放入一250m1烧瓶,加冰醋酸50ml溶解后,加2滴结晶紫试液(TS-74),用0.1ml/L高氯酸滴定至蓝绿色终点。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作必要修正。每Ml0.1mol/L高氯酸相当于甘氨酸(C2H5NO2)7.507mg。
使用限量
作为氨基酸源,占食品中总蛋白质量的3.5%(FDA,§172.320,2000)。
作为饮料中加入糖精钠后的苦味掩盖剂,限量0.2%(以成品饮料计);作为食用油脂中单、双甘油酯的稳定剂,限量0.02%,以单、双甘油酯量计(FDA§172.812,2000)。
FEMA:饮料、糖果、焙烤食品、肉类、看肠、肉汤、调味料,均150(mg/kg)。
甘氨酸生产方法
【方法一】甘氨酸没有光学异构体,生产全部采用合成法。合成方法简介如下。
(1)施特雷克(Strecker)法。以甲醛、氢氰酸、氨为原料,先合成氨基乙腈,然后在分解生成甘氨酸。
以甲烷与氨合成粗制的氢氰酸,然后使甲醛液连续吸收氰氢酸,再将反应液和氨于120℃下反应2min生成氨基乙腈,最后加入碱液水解,得到总收率为87%的甘氨酸。
(2)Bucherer法。将三聚甲醛加入碳酸铵和腈化钠的水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后于80-85℃下反应3h。得到乙内酰脲水溶液。然后直接加入30%NaOH水溶液,于170℃下水解3h。最后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到收率为83.2%的甘氨酸。
(3)一氯乙酸氨化法。将氨水与碳酸氢铵混合加热至55℃,加入一氯乙酸水解溶液反应2h。然后升温至80℃脱除剩余的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滤液加95%的乙醇使甘氨酸结晶析出。分离后用乙醇洗涤。烘干后得粗品。粗品用热水溶解,再加乙醇重结晶,即得成品,收率约42%。
(4)相转移催化法。将氨水2kg加入1L甲醇,然后加入0.3kg六次亚甲基四胺,待溶液澄清后,加入溶有10kg氯乙酸的2L甲醇,体系温度明显上升,到58℃时,伴有大量结晶析出。待温度下降至室温,上层液体澄清时,过滤得结晶,滤液放置2天,又可析出部分结晶。将上述粗品加入2-3倍量的去离子水,加热至70-75℃,溶解后加入2倍体积的甲醇,冷却析出结晶,70℃下干燥2h得精品,产品收率68.6%,纯度99.6%
【方法二】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Strecker法和氯乙酸氨化法。
Strecker法
使甲醛、氰化钠、氯化铵一起反应,再加入冰醋酸,析出亚甲基氨基乙腈;将亚甲基氨基乙腈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将此硫酸盐用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钡盐;然后加入硫酸使钡沉淀,过滤,将滤液浓缩,冷却后即析出甘氨酸结晶。HCHO[NaCN]→[NH4Cl]CH2=N—CH2CN
CH2=N—CH2CN[H2SO4]→[C2H5OH]H2NCH2CN·H1SO4
H2NCH2CN·H2SO4[Ba(OH)2]→(NH2CH2COO)2Ba
(NH2CH2COO)2Ba[H2SO4]→H2NCH2COOH
氯乙酸氨化法
将氨水和碳酸氢铵混合加热到55℃,加入氯乙酸水溶液,反应2h,再加热到80℃除去余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脱色液加95%乙醇使甘氨酸结晶析出,过滤,用乙醇洗涤,烘干得到粗品。再用热水溶解,加乙醇重结晶,即得甘氨酸成品。ClCH2COOH[NH4HCO3]→[NH4OH]H2NCH2COOH
此外,也有从蚕丝水解液中提取、以明胶为原料水解等方法制取甘氨酸。
【方法三】以一氯乙酸和氨水为原料,于60℃反应完全后,加热至80℃除去二氧化碳和氨,然后用活性炭处理、甲醇重结晶的纯品。
【方法四】
由甲醛为原料,与氰化钠和氯化铵合成N-亚甲基氨基乙腈,再与乙醇和硫酸化合成氨基乙腈合硫酸,与氢氧化钡化合成氨基乙酸钡,最后与硫酸作用而得。此法成本较低,但因氰化钠(或氢氰酸)关系,国内一般不采用。
由一氯代乙酸加过量的氨而得。本法技术成熟、原料易得,国内多用此法。
副产物氯化铵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或由甲醇盐析甘氨酸等方法除去。
由明胶的水解物经单离而得。
【方法五】
方法一、一氯醋酸氨化法
胺化主反应: 副反应:
配料比一氯乙酸:氨水=1:60,50℃,反应4h,收率84.50%;一氯乙酸:氨:二氧化碳=1:12:3,60℃,反应4h,收率80.5%;一氯乙酸:甲醛:氨水=1:1.5:3, 30℃,反应4h,收率92%;一氯乙酸:碳酸氢铵:氨水=1:3.0:4.5, 取一氯醋酸、碳酸氢铵分别溶于水中,在搅拌下,将两溶液混合,45℃,加入氨水,升至55℃,搅拌反应2h,加热除去余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加95%乙醇,析出甘氨酸结晶,过滤取结晶,用乙醇洗涤,得甘氨酸粗品。
精制取上述粗品溶于水,加热至85℃,过滤取滤液,并加3~5倍体积的95%乙醇,置于冷库里放置过夜,结晶,过滤, 取结晶,用乙醇洗涤后,加晶体湿重的1~1.25倍量蒸馏水,加热至80℃ 以上,溶解后,再加3~5倍体积的95%乙醇,冷却结晶12h,过滤取结晶,用80%乙醇洗涤后,干燥,即得甘氨酸精品。总收率为41.9%(对一氯醋酸计算)。
方法二,以甲醛为原料的合成法
Strecket法
总收率为31%~50%
Bucherer法
将碳酸铵及氰化钠的水溶液中,加入三聚甲醛,室温下搅拌使之溶解,于80~85℃下反应3h,得已内酰脲。然后加入30%NaOH水溶液,于170℃水解3h,最后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甘氨酸。收率为83.2%。
【其他方法】
1.施特雷克(Strecker)法用甲醛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和氯化铵反应,同时加入冰醋酸,有亚甲基氨基乙腈的结晶析出。将产物经过滤,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进行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然后加入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的钡盐。最后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使钡定量沉淀并滤掉。将滤液浓缩、放置冷却,析出甘氨酸结晶。2.一氯乙酸法将氨水和碳酸氢铵混和加热至55℃,加入一氯乙酸水溶液,在55℃反应2h。加热至80℃除去余氨,用活性炭脱色。过滤,脱色液加95%乙醇使甘氨酸结晶析出,过滤,用乙醇洗涤,烘干得粗品。粗品用热水溶解,再加乙醇重结晶即得成品。收率约42%。3.从蚕丝水解液中提取将25kg废蚕丝,加入6N工业盐酸75L,在110-120℃加热回流22h,充分水解直至双缩脲反应不呈紫色为止。水解结束后,加一倍体积水,按每升加30-40g粉状活性炭,在60℃搅拌30min。用涤纶布在过滤缸内滤除杂质得棕色水解液约150L。先用活性炭吸附水解液中的酪氨酸,再用离子交换柱分离出甘氨酸,同时也可分离得到丙氨酸、丝氨酸。在上述生产方法中,一氯乙酸法较简单,实际上,将一氯乙酸加入氨水贮罐中,在室温下放置较长时间就可以生成甘氨酸。工业生产, 以乌洛托品溶液作介质,由一氯乙酸与高浓度氨在70℃反应2h,经甲醇(或乙醇)沉淀、精制处理可得白色结晶的甘氨酸,此法收率达92-94%,产品含量99%。原料消耗定额:一氯乙酸(95%)1600kg/t、液氨880kg/t、乌洛托品350kg/t、甲醇(95%)1100kg/t。此外,以明胶为原料,经水解、精制过滤、干燥也可制得甘氨酸
生物合成法生产甘氨酸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三菱公司把过筛选的好氧土壤杆菌属,短杆菌属,棒状杆菌属等微生物菌属加入到含有碳源、氮源及无机营养液的介质中进行培植,然后将该类菌种在25~45℃,pH值在4~9的情况下,使乙醇胺转化为甘氨酸,用浓缩中和离子交换处理得到甘氨酸。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合成甘氨酸的技术有了新的进展,日本Nitto化学工业公司将培养的假细胞菌属,酪蛋白菌属,产碱杆菌属等菌属以0.5%(质量分数,干重)加入到含甘氨酸胺基质中,在30℃,pH值7.9~8.1情况下,反应45h,几乎所有的甘氨酸胺水解生成甘氨酸,转化率达99%。尽管目前生物法尚处于研究阶段,但是其具有高选择性,无污染,因此将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合成路线。
甘氨酸储运特性
【储存条件 】2-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