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IKey | LXMSZDCAJNLERA-ZHYRCANASA-N |
Inchi | InChI=1S/C24H32O4S/c1-14(25)29-19-13-15-12-16(26)4-8-22(15,2)17-5-9-23(3)18(21(17)19)6-10-24(23)11-7-20(27)28-24/h12,17-19,21H,4-11,13H2,1-3H3/t17-,18-,19+,21+,22-,23-,24+/m0/s1 |
SMILES | C[C@@]12[C@](OC3=O)(CC3)CC[C@@]1([H])[C@@]([C@@H](CC4=CC5=O)SC(C)=O)([H])[C@]([C@]4(CC5)C)([H])CC2 |
精确分子量 | 416.20200 |
氢键供体数量 | 0 |
氢键受体数量 | 4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2 |
重原子数量 | 29 |
复杂度 | 818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7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2.9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10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60.4 |
LogP | 4.85230 |
PSA | 85.74000 |
Merck | 8760 |
折射率 | -36 ° (C=1, CHCl3) |
水溶性 | practically insoluble |
沸点 | 597°C at 760mmHg |
熔点 | 207-208?°C(lit.) |
蒸气压 | 3.24E-14mmHg at 25°C |
闪点 | 302.3°C |
颜色与性状 | 白色粉末 |
溶解性 | 易溶于氯仿、苯、乙酸乙酯,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
比旋光度 | -37 º (c=1, CHCl3) |
密度 | 1.24g/cm3 |
EINECS | 200-133-6 |
MDL | MFCD00082250 |
海关编码 | 2937290090 |
海关数据 |
中国海关编码:2937290090 |
用途 | 利尿药。 |
螺内酯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198-207°C (dec.)
比旋光度: -37° (c=1, CHCl3)
水溶性 :practically insoluble
密度:1.24g/cm3
沸点:597°C at 760 mmHg
闪点:302.2°C
蒸汽压:3.24E-14mmHg at 25°C
概述
人工合成的甾体化合物,一种低效利尿剂,其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由于本药仅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另外,本药对肾小管以外的醛固酮靶器官也有作用。
螺内酯产品用途
用作利尿药
一种低效利尿剂
螺内酯利尿药
螺内酯是一种弱的保钾利尿药,又名安体舒通、螺旋内酯,为白色或类白色细微结晶性粉末,微有苦味,无臭或有轻微硫醇臭。在氯仿中极易溶解,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苯或醋酸乙酯。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与醛固酮竞争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细胞浆内的醛固酮受体,影响醛固酮和受体结合,从而阻碍醛固酮诱导蛋白的合成,进而抑制K+-Na+交换,钾的排出减少,起到保钾利尿作用。螺内酯的利尿作用强度与体内醛固酮分泌多少有关,分泌多则作用强,分泌少则作用弱,无醛固酮分泌的病人服用无利尿作用。 由于本药仅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该药利尿作用弱,起效慢,维持时间长,主要用于伴有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性水肿,如肝硬化腹水、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因缺钠而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患者疗效较好,单用本品时利尿作用往往较差,常与氢氯噻嗪或双氢克尿噻合用可增强疗效。此外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高钾血症及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禁用。
本品口服迅速吸收而不规则,其吸收速率与螺内酯的颗粒大小有关。一般制法,生物利用度仅为5%,如制成微粒其吸收率可达 90%,达峰血药浓度约为3小时。在体内代谢迅速,主要代谢物烯睾丙内酯 (孕烯内酯,Canrenone) 能发挥药理活性,其他代谢物逐渐转化为烯睾丙内酯。一次口服后2~4小时血清中代谢物达峰值。代谢物的浓度在 12小时内浓度迅速下降,在12~96小时缓慢下降。口服多次剂量后烯睾丙内酯代谢物的半衰期为13~24小时。螺内酯的半衰期仅约10分钟。烯睾丙内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其代谢物经胆汁和尿液排泄。烯睾丙内酯代谢有肠肝循环。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并进入乳汁。还有抑制雌激素和雄激素合成的作用。
药理作用
螺内酯为类固醇,是作用强烈的内源性盐类皮质激素醛固酮。螺内酯与醛固酮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皮质段上皮细胞内与醛固酮竞争结合醛固酮受体,从而抑制醛固酮促进K-Na交换的作用。使Na和Cl排出增多,起到利尿作用,而K则被保留。该药利尿作用较弱,缓慢而持久。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其利尿作用逐渐减弱。同时具有抗雄激素活性,可选择性地破坏睾丸及肾上腺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从而抑制性腺产生雄激素,并能在靶组织处与二氢睾酮竞争受体,减少雄激素对皮脂腺的刺激。
药代动力学
本药口服吸收较好,约为65%,生物利用度大于90%,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0%以上,进入体内后80%由肝脏迅速代谢为有活性的坎利酮(canrenone),口服1日左右起效,2~3日达高峰,停药后作用仍可维持2~3日。依服药方式不同半衰期有所差异,每日服药1~2次时平均19小时(13~24小时), 每日服药4次时缩短为12.5小时(9~16小时)。无活性代谢产物从肾脏和胆道排泄,约有1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螺内酯适应症
螺内酯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药,药物本身并没有活性,利尿作用是与内源性醛固酮竞争性拮抗而发生,属于保钾利尿剂。
①水肿性疾病,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②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
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螺内酯可用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④低钾血症的预防,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利尿效应和预防低钾血症。
用法用量
1.成人
①治疗水肿性疾病,每日40~120mg,分2~4次服用,至少连服5日。以后酌情调整剂量。
②治疗高血压,开始每日40~80mg,分次服用,至少2周,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以免增加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
③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前患者每日用量100~400mg,分2~4次服用。不宜手术的患者,则选用较小剂量维持。
④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连续3~4周。短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服用,连续4日。老年人对本药较敏感,开始用量宜偏小。
2.小儿治疗水肿性疾病,开始每日按体重1~3mg/kg或按体表面积30~90mg/m2,单次或分2~4次服用,连服5日后酌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日3~9mg/kg或90~270mg/kg。
禁用慎用
(1)本药可通过胎盘,但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清楚。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且用药时间应尽量短。
(2)老年人用药较易发生高钾血症和利尿过度。
(3)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4)下列情况慎用:
①无尿;
②肾功能不全;
③肝功能不全,因本药引起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
④低钠血症;
⑤酸中毒,一方面酸中毒可加重或促发本药所致的高钾血症;另一方面本药可加重酸中毒;
⑥乳房增大或月经失调者。
肾功能衰竭及血钾偏高者忌用。老年病人,每日剂量超过 200mg,并合用保钾利尿剂或补钾剂,可能导致肾衰竭和肝功能异常,必须定期监测血钾浓度。
注意事项
单独应用可引起低血钠及高血钾,故长期用药应定期测钾、钠离子。
(1)给药应个体化,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使用,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的发生。
(2)如每日服药一次,应于早晨服药,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3)用药前应了解患者血钾浓度,但在某些情况血钾浓度并不能代表机体内钾含量,如酸中毒时钾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而易出现高钾血症,酸中毒纠正后血钾即可下降。
(4)本药起作用较慢,而维持时间较长,故首日剂量可增加至常规剂量的2~3倍,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可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服用。在已应用其他利尿药再加用本药时,其他利尿药剂量在最初2~3日可减量50%,以后酌情调整剂量。在停药时,本药应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停药。
(5)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钾血症,应立即停药。
(6)应于进食时或餐后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并可能提高本药的生物利用度。
(7)对诊断的干扰:
①使荧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故取血前4~7日应停用本药或改用其他测定方法;
②使下列测定值升高,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尤其是原有肾功能损害时)、血浆肾素、血清镁、钾;尿钙排泄可能增多,而尿钠排泄减少。
不良反应
(1)常见的有:
①高钾血症,最为常见,尤其是单独用药、进食高钾饮食、与钾剂或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等以及存在肾功能损害、少尿、无尿时;即使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仍可达8.6%~26%,且常以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故用药期间必须密切随访血钾和心电图;
②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尚有报道可致消化性溃疡。
(2)少见的有:
①低钠血症,单独应用时少见,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发生率增高;
②抗雄激素样作用或对其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长期服用本药在男性可致男性乳房发育、阳萎、性功能低下,在女性可致乳房胀痛、声音变粗、毛发增多、月经失调、性机能下降;
③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药可发生行走不协调、头痛等。
(3)罕见的有:
①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甚至呼吸困难;
②暂时性血浆肌酐、尿素氮升高,主要与过度利尿、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③轻度高氯性酸中毒;
④肿瘤,有报道5例患者长期服用本药和氢氯噻嗪发生乳腺癌。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腹腔-大鼠 LD50: 277 毫克/公斤; 口腹腔-小鼠 LD50: 26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易燃; 燃烧产生有毒硫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雾状水
【急救措施】
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给消防员的建议: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环境保护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储运特性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避免曝露:使用前需要获得专门的指导。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