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IKey | WNFXUXZJJKTDOZ-UAVYNJCWSA-N |
Inchi | 1S/C18H18O6/c1-9(2)4-7-15(24-10(3)19)11-8-14(22)16-12(20)5-6-13(21)17(16)18(11)23/h4-6,8,15,20-21H,7H2,1-3H3/i1D3,2D3,4D |
SMILES | O(C(C([H])([H])[H])=O)C([H])(C([H])([H])/C(/[2H])=C(\C([2H])([2H])[2H])/C([2H])([2H])[2H])C1=C([H])C(C2=C(C([H])=C([H])C(=C2C1=O)O[H])O[H])=O |
精确分子量 | 330.11000 |
氢键供体数量 | 2 |
氢键受体数量 | 6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5 |
同位素质量 | 330.110338 |
重原子数量 | 24 |
复杂度 | 599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1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3.5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12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101 |
分子量 | 337.4 |
LogP | 2.69120 |
PSA | 100.90000 |
折射率 | 1.601 |
沸点 | 553.2 ℃ at 760 mmHg |
熔点 | 86°C |
闪点 | 201.3 °C |
颜色与性状 | Powder |
溶解性 | 未确定 |
密度 | 1.326 |
乙酰紫草素简介
紫草属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其主要的抗癌有效成分为萘醌类色素化合物, 即紫草素及其衍生物, 尤其以乙酰紫草素和B, B- 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为主要抗癌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紫草具有强心、解热、抗菌、抗病毒的生理活性,在抗病毒方面、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
乙酰紫草素物化性质
相对密度:1.326g/cm3
沸点:553.2°C at 760 mmHg
闪点:201.3°C
蒸汽压:7.56E-13mmHg at 25°C
乙酰紫草素的生理活性
1、抗病毒作用机制
其抗病毒机制可能包括:对病毒直接杀灭作用,且毒性较低;抑制病毒复制;免疫作用,紫草可增强T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抗病毒作用。
2、抗菌
紫草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对小鼠结核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多种研究显示,紫草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上皮生长,从而起到抗菌消炎、生肌祛腐的功效。
3、抗生育及避孕
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是脑垂体嗜碱性细胞产生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卵巢分泌雌、孕激素,使雌性动物进入动情周期,促进各级卵泡成熟并促其排卵。中药紫草对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发现,长期服用紫草提取物,能使垂体,卵巢和子宫的重量的下降,但对组织并无损害作用,起抑制作用是可逆的。由此提示中药紫草可用于临床女性避孕。
4、抗炎及镇痛
紫草的乙醇、水、乙醚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乙酰紫草素为紫草抗炎有效成分之一,紫草素的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脂氧酶代谢有关。紫草油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水肿之功效,因而对硬肿症有效。
5、抗氧化
乙酰紫草素与维生素E等有抗氧化协同作用。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这为该药用于抗衰老、抗氧化提供了试验依据。
6、提高免疫力
乙酰紫草素,对心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促进血压循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之血液不易渗出,有明显的抗过敏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