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L | MFCD00906179 |
---|---|
InChIKey | FAEKWTJYAYMJKF-QHCPKHFHSA-N |
Inchi | 1S/C27H36N2O4/c1-4-33-25-17-20(12-13-22(25)27(31)32)18-26(30)28-23(16-19(2)3)21-10-6-7-11-24(21)29-14-8-5-9-15-29/h6-7,10-13,17,19,23H,4-5,8-9,14-16,18H2,1-3H3,(H,28,30)(H,31,32)/t23-/m0/s1 |
SMILES | O=C(C([H])([H])C1C([H])=C([H])C(C(=O)O[H])=C(C=1[H])OC([H])([H])C([H])([H])[H])N([H])[C@@]([H])(C([H])([H])C([H])(C([H])([H])[H])C([H])([H])[H])C1=C([H])C([H])=C([H])C([H])=C1N1C([H])([H])C([H])([H])C([H])([H])C([H])([H])C1([H])[H] |
LogP | 5.67580 |
---|---|
PSA | 78.87000 |
Merck | 8136 |
折射率 | 1.567 |
沸点 | 672.9°C at 760 mmHg |
熔点 | 131.0 to 135.0 deg-C |
蒸气压 | 0.0±2.2 mmHg at 25°C |
闪点 | 360.8±31.5 °C |
溶解度 | DMSO: 34 mg/mL |
颜色与性状 | Powder |
溶解性 | 不确定 |
比旋光度 | D20 +6.97° (c = 0.975 in methanol); D20 +7.45° (c = 1.06 in methanol) |
密度 | 1.1±0.1 g/cm3 |
精确分子量 | 452.26800 |
---|---|
氢键供体数量 | 2 |
氢键受体数量 | 5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10 |
同位素质量 | 452.268 |
重原子数量 | 33 |
复杂度 | 619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1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5.2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7 |
表面电荷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 78.9 |
EINECS | 24724596 |
---|
海关编码 | 2933399090 |
---|---|
海关数据 | 中国海关编码:2933399090概述:2933399090. 其他结构含非稠合吡啶环的化合物.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13.0%. 监管条件:无. 最惠国关税:6.5%. 普通关税:20.0% 申报要素: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乌洛托品请注明外观, 6-己内酰胺请注明外观, 签约日期 Summary:2933399090.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an unfused pyridine ring (whether or not hydrogenated) in the structure. VAT:17.0%. Tax rebate rate:13.0%. . MFN tariff:6.5%. General tariff:20.0% |
用途 | 瑞格列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
---|---|
生产方法 | 3-甲基-1-[2-(1-哌啶)苯基]丁胺转化为N-乙酰基衍生物后,再通过和L-谷氨酸成盐拆分得到(S)型的旋光异构体,然后和3-乙氧基-4-乙氧羰基苯乙酸进行酰化反应形成酰胺,再水解得到产物。 |
PubChemId | 24724596 |
---|
Reaxys RN | 8238956 |
---|---|
Beilstein | MFCD00906179 |
产品名称: 瑞格列奈 | 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
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 | 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 |
版本: 1.0 |
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可能对母乳喂养 的儿童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生殖毒性 类别 2
生殖毒性 附加类别
危害水生环境 ——长期危险 类别 3
H361 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H362 可能对母乳喂养 的儿童造成伤害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 P201 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 P202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 前切勿搬动。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 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3 怀孕/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 水或吸烟。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 P308+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 求医/就诊。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组分 | 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 | CAS No. |
---|---|---|
(S)-2-ethoxy-4-(2-(3-methyl-1-(2-(piperidin-1-yl)phenyl)butylamino)-2-oxoethyl)benzoic acid2 -Ethoxy-4-[2-[{1S}-3-methyl-1-{2-(piperidin-1-yl)phenyl}butyl]amino]-2-oxoethyl]benzoic acid.Benzoic acid, 2-ethoxy-4-(2-((3-methyl-1-(2-(1-piperidinyl)phenyl)butyl)amino)-2-oxoethy l)-, (S)-RepaglinidRepaglinide | 100% | 135062-02-1 |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无资料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7°C。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保持容器密封。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组分名称 | CAS | 标准来源 | 限值 | 备注 |
---|---|---|---|---|
(S)-2-ethoxy-4-(2-(3-methyl-1-(2-(piperidin-1-yl)phenyl)butylamino)-2-oxoethyl)benzoic acid2 -Ethoxy-4-[2-[{1S}-3-methyl-1-{2-(piperidin-1-yl)phenyl}butyl]amino]-2-oxoethyl]benzoic acid.Benzoic acid, 2-ethoxy-4-(2-((3-methyl-1-(2-(1-piperidinyl)phenyl)butyl)amino)-2-oxoethy l)-, (S)-RepaglinidRepaglinide | 135062-02-1 | GBZ 2.1——2007 | MAC: PC-TWA: PC-STEL: |
无资料
GBZ/T 160.1 ~ GBZ/T 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系列标准), EN 14042 工作场所空气 用于评估暴露于化学或生物试剂的程序指南
作业场所建议与其它作业场所分开。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
加强通风。
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系统。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灰白色固体 | 气味: 无资料 |
pH值: 无资料 | 熔点/凝固点(°C): 129-130.2 °C |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C): 672.9ºC at 760 mmHg | 自燃温度(°C): 无资料 |
闪点(°C): 61°C(lit.) | 分解温度(°C): 无资料 |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无资料 | 蒸发速率[乙酸(正)丁酯以1计]: 无资料 |
饱合蒸气压(kPa): 5E-19mmHg at 25°C |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资料 |
相对密度(水以1计): 1.137g/cm3 | 蒸气密度(空气以1计): 无资料 |
气味阈值(mg/m³): 无资料 | n-辛醇/水分配系数(lg P): 无资料 |
溶解性: 无资料 | 黏度: 无资料 |
经口: 无资料
吸入: 无资料
经皮: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无资料
溞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 无资料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 无资料
对微生物的毒性: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无资料。
尽可能回收利用。
如果不能回收利用,采用焚烧方法进行处置。
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 弃处置本品。
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处置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
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相应的规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 未列入
危险品化学品目录(2015): 未列入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 未列入
首批和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未列入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 未列入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未列入
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13): 未列入
本版为第1.0版,按照GB/T 16483-2008、GB/T 17519-2013、GB 30000系列分类标准编制。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网址:http://www.ilo.org/dyn/icsc/showcard.home。
【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址:http://www.iarc.fr/。
【3】OECD 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网址:http://www.echemportal.org/echemportal/index?pageID=0&request_locale=en。
【4】美国 CAMEO 化学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cameochemicals.noaa.gov/search/simple。
【5】美国医学图书馆:化学品标识数据库,网址:http://chem.sis.nlm.nih.gov/chemidplus/chemidlite.jsp。
【6】美国环境保护署:综合危险性信息系统,网址:http://cfpub.epa.gov/iris/。
【7】美国交通部:应急响应指南,网址:http://www.phmsa.dot.gov/hazmat/library/erg。
【8】德国GESTIS-有害物质数据库,网址:http://gestis-en.itrust.de/。
MAC: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允许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
本SDS的信息仅适用于所指定的产品,除非特别指明, 对于本产品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等情况不适用。 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的该产品的使用人员提供产品使用安全方面的资料。 本SDS的使用者,须对该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判断。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SDS的编写者将不负任何责任。
瑞格列奈物理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从乙醇-水(2:1)结晶,熔点126-128℃。从中性水中结晶,熔点130~131℃。 [α]D20+6.97°(C=0.975,甲醇);[α]D20+7.45°(C=1.06,甲醇)。急性毒性LD50。大鼠(g/kg):>1口服。
简介
瑞格列奈是一种糖尿病治疗药,属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释放剂,由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研制成功,1997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1998年先后在美国和欧洲各国上市,商品名诺和龙,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饮食控制、降低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
2008年,美国FDA批准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的瑞格列奈+盐酸二甲双胍复方片(replaglinide+metformin HCl,PrandiMet)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从化学结构上看瑞格列奈系氨基甲酰甲基苯酸衍生物,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促胰岛素分泌的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关闭β细胞膜上的钾通道,造成钙离子内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但与磺酰脲类药物作用的受体位点不同,且药物不进入β细胞,不抑制蛋白合成或不直接引起胰岛素的胞吐作用。其吸收和代谢迅速,药物达峰和半寿期约为1小时,服药后血浆胰岛素浓度迅速明显升高而导致血糖明显下降。因此本药服用方法是进餐时服用,不进餐不服用,是所谓的“餐时血糖调节剂”。每次剂量为0.25g和2g。灵活的服药方式可减少因误餐和用餐推迟而导致的低血糖。服药半年后可减低餐后血糖6mmol/L,降低空腹血糖4mmol/L,降低HbAlc2%; 与安慰剂比较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控制。瑞格列奈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二甲双胍一样有效,与二甲双胍合并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安全性研究显示,未发现严重低血糖和肝脏损害,很少有药物相互作用,患者耐受性好。
瑞格列奈产品用途
抗糖尿病药物。非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
用作降血糖药
瑞格列奈生产方法
把化合物(Ⅰ)转化为其N-乙酰基衍生物后,再通过和L-谷氨酸成盐拆分得到(S)型的旋光异构体,再和化合物(Ⅱ)反应形成酰胺(Ⅲ),再水解得到产物。
药代动力学
(1)本品口服后迅速被吸收,15min匀速静脉给与2mg后,稳态和清除阶段的分布容积分别为24.37 L和28.89 L。健康人服用不同剂量的本品,cmax和AUC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但cmax相似,单次服用2 mg,cmax为15.2~15.5 mg/ml,t1/2为0.6~0.7 h。本品98%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3A4代谢, 90%的代谢产物经胆汁由粪便排泄,8%的代谢物由肾排泄。本品无明显蓄积作用,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7%。(2)静脉注射,其清除半衰期为0.6(0.5~1.4)h,血浆清除率为33 (15~57)L·h-1,表观分布容积为:28.9L。
口服瑞格列奈后可迅速完全吸收,空腹与进食时吸收均良好。30~60 min达血浆峰值,血浆半衰期约1h,约经4h基本代谢消除,稳态表观分布容积0.4L·kg-1。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3%。其主要代谢产物为二羧酸衍生物(M1)及醛糖酸衍生物(M7),两者皆无降糖活性。
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的健康受试者(18 ~40岁的成年人,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2.0 mg单剂量瑞格列奈或多次服药后,其AUC, cmax、tmax及t1/2无明显差异。其耐受性及低血糖发生率相同,其药动学及药效学相似。健康者及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单次或多次服药的量-效关系表明,瑞格列奈血浆cmax呈剂量依赖性。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者单次或多次服药后,药动力学参数保持一致。不同种族分群无明显差异。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2.0 mg单剂量瑞格列奈,7d后其清除速率常数减小,但与健康受试者相比,给予单剂量或多剂量瑞格列奈后,其AUC显著升高,cmax及tmax无明显差异。血液透析对瑞格列奈的清除无明显影响。
剂量和用法
片剂:0.5mg、1.0mg、2.0mg。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应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在口服30分钟内即出现促胰岛素分泌反应。通常在餐前15分钟内服用本药,服药时间也可掌握在餐前0~30分钟内。请遵医嘱服用瑞格列奈。剂量因人而异,以个人血糖而定,推荐起始剂量为0.5毫克,以后如需要可每周或每两周作调整。接受其他口服降血糖药治疗的病人可直接转用瑞格列奈治疗。其推荐起始剂量为1mg。最大的推荐单次剂量为4mg,进餐时服用。但最大日剂量不应超过16mg。对于衰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谨慎调整剂量。如果与二甲双胍合用,应减少瑞格列奈的剂量。尽管瑞格列奈主要由胆汁排泄,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应慎用。
临床评价
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和空腹血糖(FBG) 及餐后血糖(PPBG)值,证实本品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下面概述几个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本品与安慰剂相比,能使FBG和PPBG 分别降低4 mmol/L和6 mmol/L,HbAlc 降低2%。与格列本脲的对照试验显示,瑞格列奈能显著降低PPBG,FBG及空腹C肽水平(P<0.05),而格列本脲仅显著降低FBG(P<0.01),对PPBG没有作用,且显著增加C肽水平 (P<0.05)。C肽水平的变化表明本品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用 048/DK/N/S/SF试验,比较本品与磺脲类药物治疗1年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的HbAlc和FBG水平变化分别是0.19%和0.5 mmol/L,而格列吡嗪组分别为0.78%和1.3 mmol/L,并且患者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 053/AUS临床试验显示,本品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Ⅱ型糖尿病,可在血糖控制方面产生协同改善作用,HbAlc 和FBG均显著改善。单用本品和单用二甲双胍治疗3月后,约20%的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25%血糖控制不佳。在联合治疗组中,60%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没有1例处于较差的血糖控制。本品耐受性好,患者发生低血糖危险性低于应用磺脲类药物者,也没有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本品还适用于特殊的患者人群如老年人或有轻度肝肾功能损害者。
对120例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68 例,餐前15min口服0.5 mg或1mg瑞格列奈,对照组52例,早餐前口服格列吡嗪1.25mg。结果表明,治疗组2个剂量组可分别降低空腹血糖(FBG) 2.1mmol/L和3.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Alc(HbG)分别降低1.6%和1.9%,餐后2h血糖(PPG)分别降低3.6 mmol/L和5.1 mmol/L。对照组FPG降低0.8 mmol/L,HbG降低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不良反应
同其他降血糖药物一样,服用瑞格列奈可能发生以下不良反应:
1,低血糖:这些反应通常较轻微,通过给予糖类较易纠正。若较严重,可输入葡萄糖。
2,视觉异常:已知血糖水平的改变可导致暂时性的视觉异常,尤其是在治疗开始时。只有极少数病例报告瑞格列奈治疗开始时发生上述的视觉异常,但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因此而停用瑞格列奈的病例。
3,胃肠道:临床试验中有报告发生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便秘。同其他口服降血糖药物相比,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以及严重程度均无差别。
4,肝脏酶系统:个别病例报告用瑞格列奈治疗期间肝功酶指标升高。多数病例为轻度和暂时性,因肝功酶指标升高而停止治疗的病人极少。
5,过敏反应:可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发红、荨麻疹。由于化学结构不同,没有理由怀疑可能发生与磺酰脲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过敏反应。
尚未在怀孕期或哺乳期妇女中进行研究,因此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同其他大多数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血糖药物一样,瑞格列奈也可致低血糖。与二甲双胍合用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如果合并用药后仍发生持续高血糖,则不能再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而需改用胰岛素治疗。在发生应激反应时,如发烧、外伤、感染或手术,可能会出现高血糖。
2,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一样,患者必须慎用,以避免开车时发生低血糖。
3,用药过量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例如眩晕、出汗、震颤、头痛等。一旦出现这些反应,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低血糖,如口服糖类。比较严重的低血糖伴有癫痫发生、意识丧失或昏迷,应静脉输入葡萄糖。
4,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非甾体抗炎药、水杨酸盐、奥曲肽、乙醇及促合成代谢的激素同用,瑞格列奈的降血糖作用会因之增强。
5,与口服避孕药、噻嗪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达那唑、甲状腺素激素和拟交感神经药同用,会减弱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6,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红霉素、米比法地尔可能升高本品血浆水平。
7,对能诱导CYP3A4的药物,如利福平或苯妥英钠,可能降低本品的血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