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hi | 1S/C9H12NO5PS/c1-7-6-8(4-5-9(7)10(11)12)15-16(17,13-2)14-3/h4-6H,1-3H3 |
InChIKey | ZNOLGFHPUIJIMJ-UHFFFAOYSA-N |
SMILES | CC1=CC(=CC=C1[N+](=O)[O-])OP(=S)(OC)OC |
BRN | 8983553 |
精确分子量 | 277.01700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氢键供体数量 | 0 |
氢键受体数量 | 3 |
重原子数量 | 17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5 |
复杂度 | 313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无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无 |
表面电荷 | 0 |
颜色与性状 | 纯品为淡黄色油状液体,工业品带棕黄色,有轻度蒜臭。[1] |
密度 | 1.3227 |
熔点 | 3.4 ºC |
沸点 | 140-145 ºC (0.05 torr) |
闪点 | 华氏:>212 °F 摄氏:>100 °C |
折射率 | 1.5571 |
水溶性 | 0.003 g/100 mL |
PSA | 115.41000 |
LogP | 3.97310 |
FEMA | 2341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甲苯等多数有机溶剂。[7] |
敏感性 | 对光线敏感 |
Merck | 13,4003 |
符号: |
GHS07 ![]() ![]() |
信号词 | Warning |
危害声明: | H302,H410 |
警示性声明: | P273,P50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3018 |
WGK Germany: | 3 |
危险类别码: | 21/22-26-50/53 |
安全说明: | S2-S60-S61-S45-S36/37-S62 |
RTECS号 | TG0350000 |
危险品标志: |
Xn ![]() ![]() |
毒性 | LD50 orally in rats: 250 mg/kg (Schrader) |
HazardClass | 6.1 |
储存条件 | 2-8°C |
PackingGroup | III |
安全术语 | 6.1(b) |
包装等级 | III |
包装类别 | III |
风险术语 | R22; R50/53 |
危险等级 | 6.1(b) |
EINECS | 204-524-2 |
MDL | MFCD00055407 |
海关编码 | 2920190090 |
海关数据 |
中国海关编码:2920190090概述:2920190090 其他硫代磷酸酯及其盐(包括它们的卤化,磺化,硝化和亚硝化衍生物)。监管条件:无。增值税率:17.0%。退税率:9.0%。最惠国关税:6.5%。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Summary:2920190090 other thiophosphoric esters (phosphorothioates) and their salts; their halogenated, sulphonated, nitrated or nitrosated derivatives。Supervision conditions:None。VAT:17.0%。Tax rebate rate:9.0%。MFN tariff:6.5%。General tariff:30.0% |
用途 | 是兼有接触和内吸性的广谱、速效、残效期长的杀虫剂 属触杀性杀虫剂,用于防治二化螟、红蜘蛛等害虫 广谱性杀虫剂,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良好的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但在植物体内有渗透作用。对二化螟有特效,也可防治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苞早、稻叶蝉、稻飞虱、稻蓟马、棉蚜、棉铃虫、红铃虫、盲蝽、棉蓟马、斜纹夜蛾、黏虫、甘薯小象甲、茶尺蠖、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菜螟、松毛虫等。 主要用于水稻螟虫,也可用于大豆、棉花、果树、茶叶、蔬菜等。如防治水稻螟虫,在盛孵期每百平方米用50%乳油18.8~22.5mL对水60~75kg泼浇,或用50%乳油7.5~11.3mL,对水7.5~9kg喷雾;防治棉铃虫、红铃虫、棉蓟马,用50%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对高粱、油菜易发生药害。 杀螟松对水稻、大豆、棉花、果树、蔬菜等多种作物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为防治水稻螟虫特效药。如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叶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大豆食心虫、茶天蠖等,每亩施用50-75g(有效成分),防治效要良好,但杀螨卵效果较小。该品对十字花科蔬菜有时发生药害。 杀螟硫磷对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害虫和钻蛀性害虫均有较好效果。主要以乳油对水喷雾或粉剂喷粉用于水稻、大豆、棉花、蔬菜、果树、茶树、油料作物和林木上,对水稻二化螟特效,也可防治其他鳞翅目幼虫、叶蝉、飞虱、蓟马、蚜虫、介壳虫、甘薯小象甲等害虫和叶螨,但对螨卵药效差。还中防治苍蝇、蚊子蟑螂等卫生害虫和仓库害虫。对作物一般无药害,但高梁和十字花科蔬菜较敏感。 |
方法 | 4-硝基间甲酚的制备 由间甲酚经亚硝化、氧化制得。亚硝化反应是将间甲酚与严硝酸钠水溶液,在15%~20%硫酸中反应,控制温度10~15℃。氧化反应是将严硝基间甲酚用稀硝酸进行氧化,加酸速度先慢后快,反应温度35~38℃,加毕在44~46℃保温3h,经离心水洗,使pH值达3~4,制得4-硝基间甲酚。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制备 O-甲基硫代磷酰二氯的合成速度很快,在醇过量情况下能使反应进行到底,副产氯化氢用负压排除,主要工艺参数:投料比为5:1,反应温度(-5±2)℃,水洗温度(5±5)℃,加水量(水洗)为投料量×0.7,收率95%~98%,含量>95%。 O,O-二甲硫代磷酰氯的合成需碱性存在时进行。用醇碱法生产时主要工艺参数:投料比为甲基硫代磷酰二氯:甲醇:碱=1:5:1.08,反应温度-4~0℃,终点pHWFHG9.5~10,水洗加水量为投料量×0.7,以甲基硫代磷酰二氯计收率85%~90%,含量95%。文献报道,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合成可在偶极非质子溶剂中进行;将84g甲基硫代磷酰二氯(0.5mol)、48g甲醇 (1.5mol)、60g非质子溶剂混合后,于≤5℃、60~90min内滴加0.55mol30%氢氧化钠水溶液,滴毕,搅拌15~20min,用冷至10℃的水120mL洗涤,静置分离,得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收率≥ 90%,纯度≥ 93%。也可采用P2S2路线合成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杀螟硫磷的合成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与硝基间甲酚作用。一般采用溶剂法,也可采用三甲胺水溶液法或甲苯-丙酮双溶剂法。若以甲苯为溶剂,反应过程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碳酸钠为缚酸剂,反应温度90~96℃。 由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与4-硝基间甲酚([2581-34-2])在碱性条件下缩合而得。将甲苯加入缩合反应锅,搅拌下投入4-硝基间甲酚,碳酸钠和氯化亚铜,在95-97℃时投入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在90℃以上反应3h,然后过滤,取甲苯层依次用氢氧化钠溶液、水洗涤,减压蒸馏回收甲苯后得杀螟松原油,含量90%。当采用摩尔配比4-销基间甲酚: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碳酸钠=1:1.1:1,甲苯用量约为4-硝基间甲酚的3倍(重量),氯化亚铜约为4-硝基间甲酚的2%(重量)时,杀螟松收率95%以上。所得原油有效成分含量优级品不低于93.0%,一级品≥85.0%原料消耗定额:间甲酚550kg/t、硝酸(100%)860kg/t、三氯硫磷(100%)1240kg/t、甲醇600kg/t。 |
Beilstein | 8983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