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3-4

(对氯甲苯,4-Chlorotoluene)
对氯甲苯结构式图片|106-43-4结构式图片
对氯甲苯
4-Chlorotoluene
106-43-4
C7H7CL
126.58
7810
管制类

简介

对氯甲苯,英文名称4-Chlorotoluene,分子式为C7H7Cl,易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工业上常采用甲苯和氯气在铁或氯化铁催化下直接进行氯化反应,而后分馏来制备。

名称和标识符

MDL MFCD00000631
InChIKey NPDACUSDTOMAMK-UHFFFAOYSA-N
Inchi 1S/C7H7Cl/c1-6-2-4-7(8)5-3-6/h2-5H,1H3
SMILES CC1=CC=C(C=C1)Cl
BRN 1903635

别名信息

- 中文别名 -

  • 对氯甲苯
  • 4-氯甲苯
  • 对氯甲苯标准溶液
  • 1-氯-4-甲苯
  • 4-氯-1-甲基苯
  • 對氯甲苯
  • 甲醇中对氯甲苯
  • 4-氯-1-甲苯
  • 4-氯甲苯 溶液
  • 对氯甲苯-GCS

- 英文别名 -

  • 4-Chlorotoluene
  • PCT
  • 1-chloro-4-methylbenzene
  • 4-Chloro-1-methyl-benzene
  • p-tolyl chloride
  • p-Chlorotoluene
  • 4-Chlorotoluene solution
  • 1-chloro-4-methyl-9,10-anthraquinone
  • 1-chloro-4-methyl-9,10-dihydro-9,10-anthracenedione
  • 1-chloro-4-methylanthraquinone
  • 1-chloro-4-methylbenzeene
  • 1-Methyl-4-chlor-anthrachinon
  • 4-Chlor-1-methyl-anthrachinon
  • 4-chloro-1-methyl-anthraquinone
  • 4-methyl-chlorobenzene
  • 4-tolyl chloride
  • 9,10-Anthracenedione,1-chloro-4-methyl
  • 9,1-chloro-4-methyl
  • para-chlorotoluene
  • UPD
  • 4-Chlortoluol
  • p-Chlortoluol
  • chlorotoluenes
  • 4-Chlorotoluen
  • chloro-4toluene
  • p-chloro-toluen
  • 4-Tolylchloride
  • UNII-Q8R236H42N
  • 4-Chlorotoluene, analytical standard
  • pTolyl chloride
  • NSC404114
  • Oxsol 10
  • Chlorotoluenes
  • 1-Chloro-4-methylbenzene
  • CHEMBL1797268
  • NSC-404114
  • F0001-0121
  • Toluene, p-chloro-
  • 106-43-4
  • AI3-16045
  • MFCD00000631
  • 4-Chlorotoluene, PESTANAL(R), analytical standard
  • Q8R236H42N
  • Q22328364
  • p-Tolyl chloride
  • Monochlorotoluene
  • Toluene, pchloro
  • pChlorotoluene
  • P-CHLOROTOLUENE [MI]
  • 1Chloro4methylbenzene
  • NCGC00090812-02
  • CCRIS 6000
  • parachloro toluene
  • PARA-TOLYL CHLORIDE
  • Benzene, 1-chloro-4-methyl-
  • SCHEMBL12679
  • 4-Chlorotoluene, purum, >=99.0% (GC)
  • 4-Chlorotoluene 100 microg/mL in Methanol
  • J-515214
  • 4-methylchlorobenzene
  • CHLOROTOLUENE, P-
  • AC-14711
  • WLN: GR D1
  • P-METHYLCHLOROBENZENE
  • 4-methylphenyl chloride
  • NCGC00090812-03
  • p-methylphenyl chloride
  • 4-CHLOROTOLUENE [HSDB]
  • P-CHLOROMETHYLBENZENE
  • EN300-17395
  • NCGC00090812-01
  • 1-chloro-4-methyl-benzene
  • 4Chloro1methylbenzene
  • Z56924546
  • DTXSID8024814
  • 4-Chlorotoluene, 98%
  • 4-Chloro-1-methylbenzene
  • HSDB 1343
  • TOLUENE, P-CHLORO
  • P-CHLOROTOLUENE
  • EC 203-397-0
  • NS00003921
  • DTXCID904814
  • ar-Chlorotoluene
  • p-chlortoluene
  • 1-chloranyl-4-methyl-benzene
  • para-Chlorotoluene
  • S0660
  • Tox21_300346
  • BS-23242
  • Tox21_201408
  • Benzene, 1chloro4methyl
  • NCGC00258959-01
  • CAS-106-43-4
  • 1-Methyl-4-chlorobenzene
  • AKOS000120044
  • 1Methyl4chlorobenzene
  • EINECS 203-397-0
  • BIDD:ER0277
  • C4O
  • STL280325
  • TOLUENE,P-CHLORO
  • NSC 404114
  • TOLUENE,4-CHLORO
  • p-Chlorotoluene [UN2238] [Flammable liquid]
  • NCGC00254345-01
  • p-methyphenyl chloride
  • Benzene,1-chloro-4-methyl
  • CHEBI:34401
  • 4-CHLOROTOLUENE

物化性质

实验特性

LogP 2.64840
PSA 0.00000
Merck 2171
折射率 n20/D 1.52(lit.)
水溶性 <0.1 g/100 mL at 20 ºC
沸点 162 °C(lit.)
熔点 6-8 °C (lit.)
蒸气压 10 mmHg ( 45 °C)
闪点 华氏:127.4 °F
摄氏:53 °C
溶解度 0.040g/l
浓度 5000 μg/mL in methanol
颜色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1]
PH值 7.4 (H2O)(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稳定性 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酸,可混溶于乙醚。[15]
密度 1.07 g/mL at 25 °C(lit.)

计算特性

精确分子量 126.02400
氢键供体数量 0
氢键受体数量 0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0
同位素质量 126.024
重原子数量 8
复杂度 62.8
同位素原子数量 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
共价键单元数量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互变异构体数量
表面电荷 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0A^2

国际标准相关数据

EINECS 203-397-0

海关数据

海关编码 29337900
海关数据

中国海关编码:

2903991000

概述:

2903991000 对氯甲苯。监管条件:无。增值税率:17.0%。退税率:9.0%。最低关税:5.5%。普通关税:30.0%

Summary:

2903991000 1-chloro-4-methylbenzene。Supervision conditions:None。VAT:17.0%。Tax rebate rate:9.0%。Lowest tariff:5.5%。General tariff:30.0%

生产方法和用途

方法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重氮化法在反应釜中加入工业用盐酸和对甲基苯胺,釜内温度降至0℃,使对甲基苯胺生成盐酸盐,搅拌,加入亚硝酸钠溶液,使其发生重氮化反应,温度维持在0~5℃,时间约30min,重氮化反应完成后,将其加入到搅拌的氯化亚铜溶液中,逐渐升温到室温,在室温下搅拌2.5~3h,再加热到60℃,该反应物逐步分解成为氮气和对氯甲苯,然后用水蒸气蒸馏,收集对氯甲苯与水的混合液,进行分层,有机层用酸洗涤,再用水洗涤,干燥,进行蒸馏,收集158~162℃馏分为对氯甲苯,收率约70%~79%。直接氯化法经食盐干燥脱水的甲苯经计量槽计量后进入甲苯氯化反应器,计量后的氯气由反应器的底部通入,甲苯与氯气在一定温度下,以三氯化铁为催化剂进行苯环氯化,生成一氯甲苯氯化液,该氯化液用氮气赶去余气和氯化氢,再进行粗蒸,得到对氯甲苯和邻氯甲苯的混合物,其对、邻比随着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对、邻比为55∶45。对氯甲苯和邻氯甲苯的分离可用精馏法、分子筛吸附法、精馏结晶联合法等。精馏结晶联合法,能耗较低,得到的对氯甲苯和邻氯甲苯含量均较高,如采用降膜冷冻结晶法,对氯甲苯的含量可达99%以上。
1.由对甲苯胺经重氮化、置换而得。将对甲苯胺和盐酸加入反应锅中搅拌加热,至60℃溶解后,冷却至15℃以下,滴加亚硝酸钠溶液。到达终点后继续搅拌0.5h。加入氯化亚铜盐酸溶液,在室温搅拌3h。然后升温至60℃保持0.5h,冷至室温静置分层,弃去酸水层,用水洗至中性,过滤,得对氯甲苯。反应所用的氯化亚铜可按下法制备:将硫酸铜和氯化钠加入水中,搅拌加热至40℃溶解,加入液碱和焦亚硫酸钠溶液,析出沉淀物,静置分层,分去上层废液,沉淀用水浸洗,加盐酸溶解,即得氯化亚铜盐酸溶液。原料消耗定额:对甲苯胺(95%)897kg/t、亚硝酸钠533kg/t、盐酸2435kg/t。2.由甲苯进行芳环氯化制得。
用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贮于通风,干燥处。按有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用途
用作染料中间体和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
主要用于生产对氯次苄基三氟,也用于制造对氯苄基氯、对氯苯甲醛、对氯苯甲酰氯、对氯苯甲酸等,也用于医药
对氯甲苯是制造氰戊菊酯、多效唑、烯效唑和氟乐灵、禾草丹、杀草隆等农药的中间体;也可以制造对氯苯甲醛,用作染料和医药中间体;制造对氯苯甲酰氯,是医药消炎通的中间体;制造对氯苯甲酸,为染料和纺织整理剂的原料。
有机合成原料。合成医药、农药和染料的中间体,如合成乙胺嘧啶,芬那露的中间体,也用作溶剂。
溶剂。有机合成。 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如作医药“消炎痛”的中间体,农药“氰戊菊酯”、“氟氯灵”、“杀草丹”等原料,也作橡胶、合成树脂的溶剂。

相关文献

专业数据库参考

PubChemId 7810

参考资料

Reaxys RN 1903635
Beilstein 1903635

对氯甲苯 MSDS

基础信息

>
国标编号: 33548 CAS No.: 106-43-4
中文名称: 对氯甲苯 英文名称: 4-Chlorotoluene
分子式: C7H7CL 分子量: 126.58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 氯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
4-chlorotoluene 
中文名称 2 :
对氯甲苯
英文名称 2 :
p-chloro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21
CAS No. :
106-43-4 
分子式:
C7H7Cl
分子量:
126.59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4-氯甲苯
106-43-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
未制定标准
TLVTN :
未制定标准
TLVWN :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pH :
熔点 ( ℃ ) :
7.5
沸点 ( ℃ ) :
161.5
相对密度 ( 水 =1) :
1.07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
4.38
饱和蒸气压 (kPa) :
1.33(45℃)
燃烧热 (kJ/mol) :
无资料
临界温度 ( ℃ ) :
385.7
临界压力 (MPa) :
无资料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 ℃ ) :
49
引燃温度 ( ℃ ) :
无资料
爆炸上限 %(V/V) :
无资料
爆炸下限 %(V/V) :
无资料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酸,可混溶于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染料中间体的制备,用作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 3600 mg/kg( 大鼠经口 )
LC50 : 34000mg/m3 , 2 小时 ( 小鼠吸入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3548 
UN 编号:
2238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号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号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 修改日期: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600mg/kg (大鼠经口);LC5034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一氯甲苯混合物的快速分析(气相色谱法)——(Kozlova,V.S.),《Khim.Prom-st.,Ser.:Metody Anal.Kontrolya Kach.Prod.Khim.Promsti.,》,1979,No11,8-9(俄文)。《分析化学文摘》,1982.5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20版(美)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化合物详情(旧版)

对氯甲苯性质

熔点: 7.6℃
沸点: 162℃
相对密度: 1.0697
折射率: 1.5150 
性状: 无色油状液体。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溶乙醇、乙醚、丙酮、苯及氯仿。
特性: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溶沸点较高。 

对氯甲苯产品用途

本产品是有机合成原料,用作生产医药、农药、染料的原料及溶剂


对氯甲苯上下游产品信息


上游原料:甲苯-->-->氯化亚铜-->三氯化铁-->硫酸铜-->焦亚硫酸钠-->对甲苯胺-->2-氯甲苯-->一氯甲苯-->工业用盐酸
下游产品:4-氯苯甲醛-->氟磺胺草醚-->4-氯氯苄-->氟氯氰菊酯-->2,4-二氯甲苯-->2-甲氧基-5-甲基苯胺-->对氯苯乙腈-->对氯三氟甲苯-->对氟苯甲醛-->3,4-二氯三氟甲苯-->溴灭菊酯-->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酸-->对氯苯甲酸-->2-氯三氯甲苯

对氯甲苯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急救措施

食入:如果受害人是意识清醒,给予2-4个满杯牛奶或水。经口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失去知觉的人。立即就医。

食入:如果受害人是意识清醒,给予2-4个满杯牛奶或水。经口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失去知觉的人。获得医疗救助。

吸入:删除立即从暴露到空气新鲜。如果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获得医疗救助。

吸入:这种物质的毒理学性质没有得到充分的调查。

皮肤: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炎。

皮肤:获得医疗救助。至少15分钟,而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皮肤,脱去污染的衣物和鞋子。

皮肤:获得医疗救助。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而去除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眼睛:可能会刺激眼睛。

眼睛: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眼睛,偶尔抬一下上下眼皮。立即就医。

眼睛: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眼睛,偶尔抬一下上下眼皮。获得医疗救助。

处理和存储

贮藏:远离热源,火花和火焰。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物质。可燃物的区域。

贮藏:保持容器关闭不使用的时候。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物质。

处理:处理后要彻底清洗。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空容器中保留有产品残余物(液体和/或蒸汽) ,可能会有危险。避免接触高温,火花和火焰。避免食入和吸入。使用足够的通风。不要加压,切割,焊接,铜焊,焊焊,钻,磨,或暴露空容器热,火花或明火。

处理:处理后要彻底清洗。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物。避免食入和吸入。

危害辨识

食入:引起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和腹泻。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特点是兴奋,随后头痛,头晕,嗜睡,恶心。高级阶段,可能会造成崩溃,神志不清,昏迷,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材料进入肺部吸入可能引起化学性肺炎,这可能是致命的。

食入:这种物质的毒理学性质没有得到充分的调查。

吸入: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特点。引起呼吸道刺激。

皮肤: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导致眼睛刺激。

危害:发生火灾时,通过热分解或燃烧产生的刺激性和剧毒gasesmay 。

危害: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可能源点火和闪光灯。大多数蒸气比空气重。他们将沿地面传播,并收集在低处或密闭区(下水道,地下室,坦克) 。蒸气爆炸危险的室内,室外或下水道。

 EC危险短语:R 20 51/53

 EC危险短语:R 36

 EC安全短语:S 24/ 25

 EC安全短语:S 24/ 25 61

 UN ( DOT ) :2238

曝光控制/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眼睛: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化学安全护目镜OSHA的眼睛和面部防护条例29 CFR 1910.133或欧洲标准EN166 。皮肤:穿戴适当的防护手套,以防止皮肤接触。服装:穿适当的防护服以防止皮肤接触。

呼吸器:依照OSHA呼吸器法规29CFR 1910.134或欧洲标准EN 149 。始终使用NIOSH或欧洲标准EN 149批准的呼吸器必要时。

毒类:3 (强毒素)

毒类:4

消防措施

闪点:133

闪点:51

自燃:595

自燃:335

消防:压力需求, MSHA / NIOSH (或同等学历) ,及全套防护装备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装置。发生火灾时,可能会产生刺激性和剧毒气体通过热分解或燃烧。为了灭火,使用水,干粉,化学泡沫,或抗溶性泡沫。

消防:压力需求, MSHA / NIOSH (或同等学历) ,及全套防护装备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装置。用火喷水,干粉,二氧化碳,或适当的泡沫扑灭。

上部地契。限制:12.2

上部地契。限制:8.7

低地契。限制:.7

低地契。限制:1.5

消防潜力:轻微的风险,当暴露在高温或火焰。

泄漏处理方法

小泄漏/泄露:吸收泄漏与惰性材料(例如,干沙或泥土) ,然后到化学废物容器的地方。立即清理泄漏,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提供通风。

小泄漏/泄露:清扫或吸收的材料,然后放入一个合适的清洁,干燥,密闭的容器中处理。

对氯甲苯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轻装轻卸、与氧化剂和酸类分开存放,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产品用途

用作生产医药、农药、染料的原料及溶剂
管制类化学品!
1. 本品属于管制类化学品,任何个人不得购买。
2. 购买本品,贵司需具有相应产品有效期内的采购或者使用资质(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
3. 本品的物流、仓储均需为具有相应资质的物流公司和仓储公司。严禁使用快递运送化学品,装卸、运输、仓储流程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控制。
4. 本品仅作产品展示,不作交易使用,详情请参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或化学品相关法规。
5. 只有提供相应产品有效期内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才可以在本站展示商品信息,其他管制类商品(如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暂不可在本站展示信息。
960化工网为您提供对氯甲苯专业化合物百科信息,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分子式,分子量,以及该化合物的CasNo.:106-43-4,和相关理化性质;并提供了优质生产厂家信息包括厂家名称和联系方式等。
WAP 版:106-43-4 | 国际站:10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