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化学品上960化工网!
960化工网

丙烯酸正丁酯 | 141-32-2

丙烯酸正丁酯
Butyl Acrylate
141-32-2
C7H12O2
128.17
8846
管制类
名称和标识符
MDL MFCD00009446
InChIKey CQEYYJKEWSMYFG-UHFFFAOYSA-N
Inchi 1S/C7H12O2/c1-3-5-6-9-7(8)4-2/h4H,2-3,5-6H2,1H3
SMILES CCCCOC(=O)C=C
BRN 1749970
别名信息
- 中文别名 -
  • 丙烯酸丁酯
  • 2-丙烯酸丁酯
  • 丙烯酸(正)丁酯
  • 丙烯酸丁酯(BA)
  • 正丁基丙烯酸酯
  • 丙烯酸丁酯(含稳定剂MEHQ)
  • 3-甲基-2-恶唑烷酮
  • 丙烯酸丁脂
  • 丙烯酸丁酯 标准品
  • 丙烯酸丁酯(BA),AR
  • 丙烯酸丁酯(BA),GCS
  • 丙烯酸丁酯(BA),固定液
  • 丙烯酸正丁酯
  • 正己基丙烯酸酯
  • 丙烯酸叔丁酯
  • 丙烯酸丁脂(化学纯)
  • 丙烯酸丁酯-GCS
  • 二硫化碳中丙烯酸丁酯
  • 丙烯酸正丁酯[稳定的]
  • 丙烯酸丁酯, 含稳定剂MEHQ
  • 供应丙烯酸丁酯
  • 丙烯酸丁酯(BA)
- 英文别名 -
  • Butyl Acrylate
  • 2-Propenoic acid butyl ester
  • Acrylic acid n-butyl ester
  • Butyl 2-Propenoate
  • Butyl acrylate, stabilized with 20 ppm MEHQ
  • n-Butyl Acrylate
  • Propenoic acid n-butyl ester
  • Butyl Acrylate (stabilized with MEHQ)
  • 1-butylacrylate
  • acrylatedebutyle
  • Acrylic Acid Butyl Ester
  • Butyl acrylate,stabilized
  • Butyl propenoate
  • n-Butyl propenoate
  • Acrylic Acid Butyl Ester (stabilized with MEHQ)
  • TBA
  • Acrylic acid b
  • BUTYL-2-ACRYLATE
  • T-BUTYL ACRYLATE
  • Acrylic acid butyl
  • Butyl acrylate
物化性质
实验特性
LogP 1.51570
PSA 26.30000
Merck 1539
折射率 n20/D 1.418(lit.)
n20/D 1.419
水溶性 1.4 g/L (20 ºC)
沸点 145 °C(lit.)
熔点 -64 ºC
蒸气压 3.3 mmHg ( 20 °C)
闪点 华氏:96.8 °F
摄氏:36 °C
溶解度 1.7g/l
颜色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水果香味。[1]
稳定性 Stable. Flamm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acids, strong bases.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15]
敏感性 Light Sensitive
密度 0.899 g/mL at 20 °C
0.894 g/mL at 25 °C(lit.)
计算特性
精确分子量 128.08400
氢键供体数量 0
氢键受体数量 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5
同位素质量 128.08373
重原子数量 9
复杂度 97.1
同位素原子数量 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0
共价键单元数量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互变异构体数量
表面电荷 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 26.3
国际标准相关数据
EINECS 205-480-7
海关数据
海关编码 2916129000
海关数据

中国海关编码:

2916129000

概述:

2916129000 其他丙烯酸酯. 增值税率:17.0% 退税率:9.0% 监管条件:无 最惠国关税:6.5% 普通关税:30.0%

申报要素:

品名, 成分含量, 用途, 丙烯酸、丙烯酸盐或酯应报明包装

Summary:

2916129000 other esters of acrylic acid VAT:17.0% Tax rebate rate:9.0% Supervision conditions:none MFN tariff:6.5% General tariff:30.0%

生产方法和用途
方法
丙烯酸酯的生产方法有丙烯腈水解法,β-丙内酯法、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氰乙醇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1.氰乙醇法 以氯乙醇和氰化钠为原料,反应生成氰乙醇、氰乙醇在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丙烯酸。2.丙烯腈水解法 由于丙烯腈来源丰富,便发展了用丙烯腈作原料生产丙烯酸酯的方法。现已工业化的方法有Societe Ugine法和Standard Oil Co(O-hio)法。将丙烯腈与硫酸一起加热到90℃,使丙烯腈水解成丙烯酰胺的硫酸盐,硫酸盐进一步酯化生成丙烯酸酯。近年有专利报道,以丙烯腈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生产,酯的收率可达95%。3.β-丙内酯法 以乙酸(或丙酮)为原料,磷酸三乙酯为催化剂,在625-730℃下裂解生成乙烯酮。然后与无水甲醋在AICI3或BF3催化剂存在下,在25℃进行气相反应,生成β-丙内酯:如目的产物是丙烯酸,则将丙内酯与热的100%磷酸接触,便异构成丙烯酸;若目的产物是丙烯酸酯,则粗丙内酯可不经提纯,直接与相应的醇及硫酸反应。4.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eppe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两种方法使乙炔、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反应合成丙烯酸或丙烯酯。即“化学计量法”和“催化法”,后来经过发展成为Rohm&Hass公司在生产中采用的改进的雷佩法和Dow-Badiche公司采用的高压雷佩法。(1)化学计量法 此方法是使乙炔、羰基镍(提供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在比较温和条件下(40℃,0.101MPa)反应,生成丙烯酸或丙烯酸酯:(2)催化法 乙炔、一氧化碳、醇在羰基镍催化剂存在下,于150℃、1.50-3MPa下进行反应制得丙烯酸酯:(3)改良雷佩法 此法是上述两法的结合,在化学计量法反应开始后,通入一氧化碳和乙炔,反应即可连续进行,反应所需的一氧化碳有80%可用气体一氧化碳,而羰基镍只需提供20%。(4)高压雷佩法 此法的特点是用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反应所需的乙炔先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这样可减少高压处理乙炔的危险,同时不用羰基镍,只需用镍盐作催化剂,在200-225℃和8.11-10.13MPa下进行反应。(5)丙烯直接氧化法 丙烯气相空气催化氧化法是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类的最新方法。原料消耗定额:丙烯酸770kg/t、正丁醇610kg/t。用途:丙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以及甲酯、乙酯、2-乙基己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镀锌铁桶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与运输前应加阻聚剂。
用途
用作聚合物和树脂的单体及有机合成中间体
主要用于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涂料、胶粘剂等
丙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以及甲酯、乙酯、2-乙基己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1、可聚合单体,用于软性聚合物,在共聚物中起内增塑作用。供制备涂料、纺织、造纸、皮革、建筑粘合剂等工业用的各种树脂。2、有机合成。
相关文献
专业数据库参考
PubChemId 8846
参考资料
Reaxys RN 1749970
Beilstein 1749970
化合物详情(旧版)

物理化学性质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42

饱和蒸气压(kPa):0.4320℃)

燃烧热(kJ/mol):-4073.2

临界温度(℃):327

临界压力(MPa):2.94

辛醇/水分配系数:2.38

引燃温度(℃):267~292

爆炸上限(%):9.9

爆炸下限(%):1.3

黏度(mPa·s,20ºC):0.90

黏度(mPa·s,25ºC):0.81

黏度(mPa·s,40ºC):0.70

闪点(ºC,开口):47

闪点(ºC,闭口):41

蒸气压(kPa,0ºC):0.14

蒸气压(kPa,20ºC):0.44

蒸气压(kPa,50ºC):2.82

蒸气压(kPa,100ºC):21.9

相对密度(25℃,4℃):0.8934

常温折射率(n25):1.4156

溶度参数(J·cm-3)0.517.121

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1.131×1010

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80.170

 

产品用途

1,可以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粘合剂、乳化剂、涂料。

2,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

3,可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

 

生产方法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酯)的生产方法有丙烯腈水解法,β-丙内酯法、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氰乙醇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1.氰乙醇法 以氯乙醇和氰化钠为原料,反应生成氰乙醇、氰乙醇在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丙烯酸。2.丙烯腈水解法 由于丙烯腈来源丰富,便发展了用丙烯腈作原料生产丙烯酸酯的方法。现已工业化的方法有Societe Ugine法和Standard Oil Co(O-hio)法。将丙烯腈与硫酸一起加热到90℃,使丙烯腈水解成丙烯酰胺的硫酸盐,硫酸盐进一步酯化生成丙烯酸酯。近年有专利报道,以丙烯腈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生产,酯的收率可达95%。3.β-丙内酯法 以乙酸(或丙酮)为原料,磷酸三乙酯为催化剂,在625-730℃下裂解生成乙烯酮。然后与无水甲醋在AICI3或BF3催化剂存在下,在25℃进行气相反应,生成β-丙内酯:如目的产物是丙烯酸,则将丙内酯与热的100%磷酸接触,便异构成丙烯酸;若目的产物是丙烯酸酯,则粗丙内酯可不经提纯,直接与相应的醇及硫酸反应。4.雷佩法和改良雷佩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eppe在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两种方法使乙炔、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反应合成丙烯酸或丙烯酯。即“化学计量法”和“催化法”,后来经过发展成为Rohm&Hass公司在生产中采用的改进的雷佩法和Dow-Badiche公司采用的高压雷佩法。(1)化学计量法 此方法是使乙炔、羰基镍(提供一氧化碳)与水或醇在比较温和条件下(40℃,0.101MPa)反应,生成丙烯酸或丙烯酸酯:
(2)催化法 乙炔、一氧化碳、醇在羰基镍催化剂存在下,于150℃、1.50-3MPa下进行反应制得丙烯酸酯:
(3)改良雷佩法 此法是上述两法的结合,在化学计量法反应开始后,通入一氧化碳和乙炔,反应即可连续进行,反应所需的一氧化碳有80%可用气体一氧化碳,而羰基镍只需提供20%。
(4)高压雷佩法 此法的特点是用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反应所需的乙炔先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这样可减少高压处理乙炔的危险,同时不用羰基镍,只需用镍盐作催化剂,在200-225℃和8.11-10.13MPa下进行反应。
(5)丙烯直接氧化法 丙烯气相空气催化氧化法是生产丙烯酸及其酯类的最新方法。原料消耗定额:丙烯酸770kg/t、正丁醇610kg/t。
用途:丙烯酸及其酯类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将丙烯酸酯类聚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丙烯酸丁酯(以及甲酯、乙酯、2-乙基己酯)属于软单体,可以与各种硬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乙烯等,及官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丙酯、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及基衍生物等进行共聚、交联、接枝等,作成200-700多种丙烯酸类树脂产品(主要是乳液型,溶剂型及水溶型的),广泛用作涂料、胶粘剂、腈纶纤维改性、塑料改性、纤维及织物加工、纸张处理剂、皮革加工以及丙烯酸类橡胶等许多方面。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前苏联MAC(mg/m3):10 
TLVTN:ACGIH 10ppm,52mg/m3
监测方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安全危害与毒性

类别: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LD50: 900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LD50:7561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皮肤- 兔子 10 毫克/ 24小时 轻度; 眼- 兔子 50 毫克/ 24小时 轻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 燃烧排放刺激液体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TWA 10 PPM ( 55 毫克/ 立方米); STEL 20 PPM (110 毫克/ 立方米) 
 

操作设置与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包装方法: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酯)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计算化学数据

分子量:128.16898 [g/mol]
分子式:C7H12O2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4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5
准确质量:128.08373
同位素质量:128.08373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6.3
重原子数量:9
形式电荷:0
复杂度:97.1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功能3d受体数量:1
功能3 d憎水物数量:2
有效转子数量:5
构象异构体抽样RMSD:0.6
CID构象异构体数量:83

 

产品用途
主要用于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涂料、胶粘剂等
管制类化学品!
1. 本品属于管制类化学品,任何个人不得购买。
2. 购买本品,贵司需具有相应产品有效期内的采购或者使用资质(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
3. 本品的物流、仓储均需为具有相应资质的物流公司和仓储公司。严禁使用快递运送化学品,装卸、运输、仓储流程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控制。
4. 本品仅作产品展示,不作交易使用,详情请参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或化学品相关法规。
5. 只有提供相应产品有效期内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才可以在本站展示商品信息,其他管制类商品(如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暂不可在本站展示信息。
960化工网为您提供丙烯酸正丁酯专业化合物百科信息,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分子式,分子量,以及该化合物的CasNo.:141-32-2,和相关理化性质;并提供了优质生产厂家信息包括厂家名称和联系方式等;| WAP 版:141-32-2
平台客服 平台客服

平台在线客服